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彦辉

作品数:74 被引量:698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数据挖掘
  • 12篇血管
  • 12篇针灸
  • 9篇痴呆
  • 8篇肛瘘
  • 7篇血管性痴呆
  • 7篇手术
  • 7篇术后
  • 7篇便秘
  • 6篇电针
  • 6篇学习记忆
  • 6篇温和灸
  • 6篇慢传输型
  • 6篇慢传输型便秘
  • 6篇灸法
  • 5篇温针灸
  • 5篇疗效
  • 5篇结肠
  • 5篇灸治
  • 5篇创面

机构

  • 4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7篇河北中医学院
  • 19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3篇河北省中医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邢台市眼科医...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邯郸市中心血...
  • 1篇河北省老年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4篇孙彦辉
  • 27篇李晓峰
  • 21篇张莘
  • 20篇张选平
  • 20篇贾春生
  • 18篇梁玉磊
  • 18篇王建岭
  • 17篇曹永清
  • 14篇石晶
  • 13篇孙立虹
  • 13篇杜玉茱
  • 11篇郭修田
  • 11篇许晓康
  • 11篇张会珍
  • 10篇徐晶
  • 8篇朱学亮
  • 8篇李伯英
  • 6篇吴中秋
  • 5篇张闯
  • 5篇康锁彬

传媒

  • 15篇针刺研究
  • 7篇中国针灸
  • 5篇河北中医药学...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中医肛肠...
  • 2篇World ...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新中医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8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Ovid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Socolar数据库、Sci Finder(美国化学文摘)及FMJS(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文献,按拟定标准对原始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11项,包含病例826例,其中仅3项为高质量研究,另8项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刺络放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结果 OR合并=6.23,其95%CI为(4.03,9.63),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8.24,P<0.00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刺络放血组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分析所得漏斗图对称度欠佳,提示Meta分析结果存在偏倚的可能。结论:Meta分析的结果为刺络放血疗法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优势提供证据,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不高以及偏倚等因素,尚待临床更多大样本、高质量、方法学规范化的随机对照研究的实施,以期经过系统评价后作为可靠证据指导偏头痛的治疗。
杜玉茱贾春生石晶刘新张晓旭王建岭孙彦辉李晓峰张选平张莘岗卫娟
关键词:偏头痛刺络放血META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火针疗法效应特异性规律与特点的研究(摘要)
目的:火针疗法是针灸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由于历代针灸学家的长期经验积累,火针疗法在临床获得了显著地疗效。本研究以火针法在临床治疗疗效优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据技术制定文献数据库系统,进而收集、整理、总结针...
覃亮王建岭贾春生李晓峰许晓康孙彦辉张莘张选平张美玲康素刚段晓东
关键词:刺灸法火针数据挖掘技术文献数据库
文献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SP、VIP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低频2Hz电针组、高频100Hz电针组、变...
赵博刘博鑫李晓峰高飞张莘张会珍梁玉磊张选平孙彦辉贾春生
关键词:电针慢传输型便秘血管活性肠肽结肠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血液中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血液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毫针组、温针组4组,每组15只。正常组大鼠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在饲料中添加复方苯乙哌啶,剂量为8 mg/(kg·d),连续给药120天,建立STC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毫针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温针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15 min,共治疗15天。治疗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和血液中SP、VIP物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毫针组及温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升高(P <0.05);与毫针组比较,温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P <0.05),血液SP、VIP含量明显升高(P <0.05)。结论:针灸疗法可以提高STC模型大鼠血液中SP、VIP的含量,改善其肠道功能;且温针灸疗效优于普通毫针疗法。
陆泰旭王星璐李晓柳刘洋靖孟慧童谦益赵嫒嫒刘博鑫赵博孙彦辉
关键词:温针灸
针灸动物实验标准化若干问题浅议被引量:1
2014年
针灸的标准化建设是针灸学在国际领域中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笔者在针灸动物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针灸标准化建设发挥作用。
梁玉磊许晓康孙彦辉孙立虹石斐刘君
关键词:针灸动物实验
手术中超声刀处理内口治疗肛瘘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为探讨内口切开双侧超声刀处理治疗肛瘘的价值,对60例(单纯性肛瘘40例,复杂性肛瘘20例)肛瘘患者采用内口切开双侧超声刀处理方法治疗,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显示,单纯性肛瘘治愈率100%,平均治愈时间21.6d;复杂性肛瘘一次治愈19例,一次性治愈率95%,平均治愈时间27.4d。术后随访0.5~3年,无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后遗症。结果表明,内口切开双侧超声刀处理能有效地防止肛瘘术后并发症,不影响创口愈合时间。
孙彦辉曹永清
关键词:肛瘘超声刀肛门直肠手术
艾灸实验用鼠盒的设计及使用被引量:9
2011年
近年来,灸法以其防治疾病、强身保健的独特疗效在临床备受患者的青睐,伴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灸法作用机制的研究再次为研究者所关注,但目前对其报道大多数是临床观察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寥寥无几。经笔者调查发现,灸法难用于动物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实验动物的难控性,目前实验研究中固定大鼠的方法大多采用捆绑式,实验过程中,由于大鼠的挣扎往往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常迫使实验中止。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作用机制研究,
梁玉磊孙彦辉孙永辉孙立虹蒋海涛
关键词:动物实验艾灸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被引量:7
1998年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李兵顺,王继,甄彦君,王鑫国,孙彦辉,于洁,王淑琴我们利用人血白蛋白对大鼠造成试验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以探讨其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的确切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材...
李兵顺王继甄彦君王鑫国孙彦辉于洁王淑琴
关键词:肝纤维化免疫损伤性促肝细胞生长素
Meta-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被引量:3
2016年
Objective To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decision through efficacy evaluat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Methods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VIP,Wanfang Data,and Sciencedirect were retrieved.The objects screened were from January 1,1990 to June 30,2013.Irrelevant,repeated and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excluded,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 conforming to the inclusive criteria were selected.The quality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nforming to the inclusive criteria was evaluated using Jadad Scale,and the trial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via RevMan5.2software.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 were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through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Results Nineteen references with better homogeneity were included into the study.Based on Meta-analysis result,the consolidated effect size OR=6.95,95%C/(5.12,9.44),consolidated effect size test Z=12.43,P〈0.000 01,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dicating that the moxibustion group might b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and the efficacy of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 was better.It was shown from funnel plot that the subjects distributed symmetrically,indicating small bias of study.Conclusion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 has a certain efficacy but there are some small sample size and low-quality literature in the study,big sample size and high-quality and form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needed to study in the futher.
檀占娜朱学亮李伯英王建岭孙彦辉李晓峰张选平张莘徐晶杜玉茱石晶贾春生
关键词:EFFECTIVENESSMETA-ANALYSIS
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行为学与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变化,探讨电针干预对VD的治疗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总动脉结扎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复制VD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两批,第1批于造模当日给予电针干预,第2批于造模第3天给予电针干预,并设假手术组、模型组进行对照。电针组选取双侧"足三里"、"膈俞"及"百会"、"大椎",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2/80 Hz,每次治疗10 min,连续15 d,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与海马SOD活性及MDA、NO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显著下降(P<0.01),海马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N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显著提高(P<0.01),海马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MDA、N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造模第3天治疗效果优于造模当日(P<0.05或P<0.01)。结论电针能够提高V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与对抗脑缺血损伤后氧化损伤有关,并初步发现介入干预时间不同,其治疗效应存在差异。
孙彦辉梁玉磊张闯邢海娇张茜张佳音张会珍马小顺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