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昂

作品数:25 被引量:15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共作
  • 7篇稻田
  • 5篇养殖
  • 5篇河蟹
  • 4篇藻类
  • 4篇水稻
  • 4篇物量
  • 3篇氮素
  • 3篇稻田养殖
  • 3篇养蟹
  • 3篇生态
  • 3篇生物量
  • 3篇生育
  • 3篇生育规律
  • 3篇水环境
  • 3篇无公害
  • 3篇无公害化
  • 3篇扣蟹
  • 2篇稻田养蟹
  • 2篇养蟹稻田

机构

  • 2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淮安生物工程...

作者

  • 25篇王昂
  • 23篇马旭洲
  • 13篇王武
  • 9篇吕为群
  • 5篇汪清
  • 5篇张庆阳
  • 4篇于永清
  • 2篇李岩
  • 1篇李斌
  • 1篇吕东锋
  • 1篇张云杰
  • 1篇陈再忠
  • 1篇张勇
  • 1篇徐敏
  • 1篇孙文通

传媒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蟹共作系统中稻田水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
起初为了更有利于河蟹的生存,养蟹稻田的四周都挖环形的蟹沟,占稻田面积的5%左右,蟹沟的作用也被广泛认可.然而,蟹沟的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该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可以看出NH4+为水体中N素主要存在形式,RC1和RC2水体NH3...
王昂吕为群马旭洲
关键词:河蟹水环境
稻蟹共作对稻田水体藻类群落的影响
为了解稻蟹共作模式,稻田浮游藻类的情况,在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对稻蟹共作水环境藻类群落进行研究.设置了三个处理:精养蟹稻田,投喂高蛋白(CP=30%)配合饲料,辅以活饵料;普通养蟹稻田,投喂低蛋白配合饲...
王昂王武马旭洲吕为群
关键词:藻类生物量
北方稻蟹共作系统氨挥发损失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氨(NH_3)的挥发损失,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实验。实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肥(R0M)、稻蟹共作不施肥(R0C)、单作稻施肥(R1M)和稻蟹共作施肥(R1C)。结果显示,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_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hm^(-2)。施肥是影响稻田NH_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_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肥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的67.6%~76.7%。不施肥稻田的NH_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施肥也显著提高水稻氮(N)素积累量,R1M较R0M提高53.3%,R1C较R0C提高69.7%。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_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著;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_3的总挥发量无显著差异。R1M和R1C处理NH_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的28.5%和26.0%。养蟹提高了水稻N素积累量,在水稻成熟期R1C的水稻N素积累量较R1M增加25.0%。在不施肥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_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著。
王昂马旭洲于永清徐静吕为群
关键词:NH田面水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为探索稻蟹共作系统中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辽宁盘锦开展田间试验,试验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以养蟹为主因素,施肥为副因素,设置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氮肥处理(R0M)、稻蟹共作不施氮肥处理(R0C)、单作稻施氮肥处理(R1M)和稻蟹共作施氮肥处理(R1C)。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0~20. 0cm土壤NH4+-N、NO3--N和MBN的含量,显著提高0~20.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以及0~10. 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养蟹对土壤NH4+-N和NO3--N含量影响较小,在施肥条件下,养蟹显著提高0~20. 0 cm土层土壤MBN含量,在不施肥稻田中,养蟹对土壤MBN的影响较小。养蟹显著提高0~10. 0 cm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0~20. 0 cm土壤脱氢酶活性,对10.1~20. 0 cm土壤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0~20. 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MBN含量和酶活性,增强酶在土壤氮素转换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土壤氮素的有效性。
王昂戴丹超马旭洲牟群于永清吕为群
关键词:微生物量氮土壤酶活性
北方稻田种养新技术
马旭洲于永清李斌王华史福成孙占胜李星星王昂张朝阳王晓东满庆利郭财增徐敏张庆阳李岩
该项目所属科学领域: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相结合领域。背景与意义:中国水稻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较低,造成许多地区出现稻田改变用途或撂荒的现象;常规水稻种植为了确保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稻谷残留的化肥和农药量超标,品质下降...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
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
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一种农作物,大约有40 %的人口从水稻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但是人口众多,因此对于稻米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办法是施肥,但是肥料利用率往往不足50 %。因...
王昂
关键词:氮素迁移
文献传递
新型稻蟹共作模式对稻田水质和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
研究了水稻大垄双行(行株距配比:(40cm+20cm)×16cm)与常规垄(行株距配比:30cm×16cm)两种栽培模式,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垄内光照、温度、湿度、风速与水稻田面水体溶解氧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的不同。结...
王昂
关键词:大垄双行浮游植物浮游甲壳动物
文献传递
稻蟹共作对稻田水体藻类群落的影响
2009年,在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对稻蟹共作水环境藻类群落进行研究.设置了三个处理:精养蟹稻田,投喂高蛋白(CP=30%)配合饲料,辅以活饵料;普通养蟹稻田,投喂低蛋白配合饲料(CP=20%);种稻不养...
王昂王武马旭洲吕为群
关键词:藻类生物量
稻蟹共作模式稻田水质水平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以稻田为试验对象,设置了稻田养蟹与不养蟹两种模式,并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分别于水稻的4个生长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在环沟、边际和田间各随机选取3个点采集水样,测定两种模式稻田水质的水平变化。所测的水环境指标包括溶解氧(DO)、水温(T)、pH值、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和磷酸盐(PO4-P)。结果表明,养蟹田在水稻生长的4个时期,环沟、边际和田间之间的DO、pH值和T均无显著差异;但不养蟹田DO在拔节和灌浆期存在显著差异。在扬花期与灌浆期,养蟹田与不养蟹田的环沟、边际、田间的DO和NO3-N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前期因为施基肥的缘故,所测各项指标均较高,养蟹田在灌浆期,环沟与田间的NH3-N、NO2-N、PO4-P含量差异显著;扬花期和灌浆期,养蟹田与不养蟹田环沟、边际和田间NH3-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养蟹田较不养蟹田的DO低,环沟中氮磷指标也较田间稍高。
张云杰王昂马旭洲王武李岩
关键词:稻田养蟹水环境指标田间
稻蟹共作系统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在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对稻蟹共作水环境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本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单株/穴养蟹田(T1),双株/穴养蟹田(T2),四株/穴养蟹田(T4)和双株/穴不养蟹田(CK)。各处理均设3个平行。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验田的浮游甲壳动物,经鉴定:枝角类有13种、桡足类有5种,共18种,其中4种为优势种。枝角类平均密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分蘖期升至峰值,不养蟹田灌浆期下降至较低水平,养蟹田扬花期下降至较低水平随后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返青期和分蘖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养蟹田和不养蟹田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桡足类平均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返青期平均密度极低,仅为0.48 ind/L,平均生物量变化趋势与密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水稻的不同栽培模式对浮游甲壳动物有一定的影响。从生产的角度分析T1的栽培模式综合收益最大,因此,T1更有益于稻蟹共作生态系统。
张庆阳吕东锋马旭洲王昂王武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