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兵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复发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损伤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类
  • 1篇氧酶
  • 1篇抑制药
  • 1篇影像

机构

  • 5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蔡兵
  • 1篇吴鹏西
  • 1篇孙含哲
  • 1篇邬匡杰
  • 1篇汤群锋
  • 1篇王志萍
  • 1篇顾澄宇
  • 1篇崔兴宇
  • 1篇毕杰
  • 1篇乔谦
  • 1篇吴鸣宇
  • 1篇王军
  • 1篇过林
  • 1篇陆飞
  • 1篇陈宏伟
  • 1篇杨树东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6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胆道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常见且严重并发症,一旦损伤,处理困难,后果严重。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LC胆道损伤6例(其中2例由外院转入),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3-72岁,平均44岁。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行LC。术中胆总管横断伤2例,胆总管侧壁损伤2例,肝总管、左右肝管横断缺损伤1例,
陆飞陆彦岑邬匡杰田佳毕杰蔡兵
关键词:胆管损伤CHOLECYSTECTOMY胆道损伤手术禁忌证左右肝管
基于CT检查影像组学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构建基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影像组学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43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5例、无锡市人民医院78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2例,女61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30~86岁。243例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以2∶1比例分为训练集162例和测试集81例。利用影像组学技术,从CT检查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肿瘤内部及周边分别提取定量图像特征,每位患者提取3384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在训练集中,通过联合多重特征选择算法[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随机生存森林(RSF)的特征排序+LASSO-COX回归分析]对稳定的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预测效能。采用单因素COX回归筛选肿瘤复发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COX逐步向后回归分析构建2个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包括影像组学模型1(术前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2(术后模型),并分别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验证模型效能。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影像组学标签建立。(3)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效能。(4)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构建。(5)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验证。(6)影像组学模型与其他临床统计学模型和现有肝细胞癌分期系统的预测效能比较。(7)影像组学模型对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的分层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病史采集,实验室指标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每6个月进行1次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若实验室�
季顾惟王科吴晓峰夏永祥李长贤张慧王宏伟吴鸣宇蔡兵李相成王学浩
关键词:肿瘤复发手术切除
DWI与MR动态增强在肝外胆管癌诊断及分期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陈宏伟崔兴宇蔡兵吴鹏西汤群锋
主要技术内容: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HCC)临床确诊患者大多数是进展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分级极为重要。早期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甚是理想,唯一的根治性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肿瘤诊断
P-糖蛋白表达对癌痛病人芬太尼或氯诺昔康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P-糖蛋白(P—gP)表达对癌痛病人芬太尼或氯诺昔康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癌痛病人100例,年龄49~64岁,体重55~65kg,其中肿瘤组织P-gp表达阳性的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5):芬太尼组(F1组)和氯诺昔康组(L1组);肿瘤组织P-gp表达阴性的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5):芬太尼组(R组)和氯诺昔康组(L组)。F1组和F2组静脉注射芬太尼负荷量0.05mg后,采用芬太尼1.0mg和氟哌啶5mg行PCIA;L1组和L组采用氯诺昔康64mg和氟哌啶5mg行PCIA,所有药物均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各组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均输注48h。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镇痛期间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进行补救,记录氟比洛芬酯用量。记录镇痛期间芬太尼和氯诺昔康的用量。分别于镇痛开始时、镇痛4、12、24和48h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芬太尼和氯诺昔康血药浓度。结果R组、L1组和L组均未使用氟比洛芬酯;F1组氟比洛芬酯的用量为(184±41)mg。F1组和F1组镇痛期间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组和F1组各时点均未检测出芬太尼血药浓度。L1组和L2组镇痛期间氯诺昔康用量和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表达可减弱癌痛病人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但对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无影响。
王军王志萍蔡兵孙含哲杨树东过林
关键词:糖蛋白类芬太尼环加氧酶抑制药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后结石复发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LC联合LCHTD治疗的89例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术后结石复发率、1~3年累计复发率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可信区间,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8例患者出现结石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0.22%,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年2.25%(2/89),2年5.62%(5/89),3年12.36%(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与联合术后结石复发有关(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是联合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HTD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会合并出现,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殷国贤朱慧顾澄宇蔡兵乔谦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腹腔镜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