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颖治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 镇海水库水环境特征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被引量:1
- 2012年
- 镇海水库是开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对保障当地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近10年镇海水库水质参数特别是富营养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评价镇海水库的水环境特征以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研究表明:NH3-N、TP和DO等水质参数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但CODMn在近年来已经由Ⅱ类水质下降为Ⅲ类水质;TN甚至由Ⅲ类水质恶化为Ⅳ类水质的趋势,总体基本满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其富营养化综合指数变化范围为40.7~53.0,变异系数为8.9%,富营养化水平已经由中营养化水平转化为富营养化水平,这主要是CODMn、TN和SD等水质参数变差所致。
- 王亚玲黎颖治陈文乐
-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
- 基于GIS数据的县域人口密度空间降尺度模拟——以广东省惠东县为例被引量:9
- 2014年
- 人口调查统计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数据精度不能满足栅格尺度上的空间结构分析,也难以与生态环境综合研究中的自然地理数据相匹配,而人口数据降尺度空间模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惠东县乡镇人口数据与空间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出建设用地指数、高程、到居民点距离等因子用于回归分析,分别采用一元和两种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人口密度数据空间化模型,最终在GIS平台中实现人口密度的降尺度模拟,获取200m×200m栅格尺度的人口密度数据。一元回归分析中,建设用地指数因子的模拟结果最优,R2为0.734,可作为快速、粗略模拟惠东县人口密度的模型;多元回归分析中,逐步和向后回归模型的R2分别达到0.775和0.886,模拟结果均较为理想。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知:①多元模型明显优于一元模型;②向后回归模型优于逐步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此人口密度模拟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为县域尺度人口密度空间化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 凡宸秦建桥高洋黎颖治吴海华
- 关键词:人口密度GIS
- 拼装式河道生态净化基床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装式河道生态净化基床,属于水体治理领域,其包括基床本体,所述基床本体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可拆卸地连接的基床单体,所述基床单体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侧板,所述上底板、下底板和侧板围...
- 彭俊杰黎颖治张晓云肖丽华
- 惠州生态植物基地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现状被引量:1
- 2014年
- 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现代养殖业中,各种抗生素先后在江河湖海各种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检出,且发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的证据越来越多。评价分析土壤和水的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为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修复和生产安全的蔬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环保和农产品安全的学科发展。
- 黎颖治张桂华莫测辉
- 关键词:灌溉水磺胺类抗生素
- 水体修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待修复水体的待种植区域获取底泥,并晾晒所述底泥使其含水量下降;将晾晒后的所述底泥与外界土壤混合;应用所述底泥与所述外界土壤的混合物种植位于种植模具内的水生植物,并制成种植块;将...
- 彭俊杰黎颖治钟永瑞
- 文献传递
- 一种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
-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质处理机构、水下生态系统,所述水下生态系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沉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挺水植物层;所述水质处理机构包括粗格栅、混凝沉淀装置、超磁分离装置...
- 彭俊杰黎颖治田金钟肖丽华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0
- 2004年
- 本文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分析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而人类活动对森林、湿地和其他生态系统的破坏,已严重危害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刻不容缓;从而提出了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对策。
- 张雪英黎颖治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 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包括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所述生态浮岛设置于人工水下森林的上方;所述生态浮岛内分别设有污水处理棒、污水吸附包。将本发明的水生生态系统应用到对...
- 黎颖治彭俊杰朱怡曼黄婉娟
- 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模拟研究中环境因子的动态规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在模拟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研究中对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动态监测与相关分析。通过根际土壤溶液采样器等工具连续监测溶解氧(DO)、电导率(Cond)、pH、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在模拟系统中上覆水及沉积物的不同层次的动态,并分析了各参数在各层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上覆水底层DO浓度显著低于中上层;上覆水各层电导率没有显著差异且随时间线性上升;pH动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界面位置是pH的突变点,上覆水pH的变化滞后于间隙水;沉积物ORP低于上覆水,界面是突变点。沉积物上层和上覆水与DO各层ORP呈正相关,但与底层间隙水ORP无关,其他参数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
- 黎颖治夏北成谢小茜张弛
- 关键词:沉积物-水界面环境因子
- 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过程及机理研究
- 本研究按如下思路开展研究。首先对被认为对沉积物吸附磷有重要作用的成分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不仅考察单独成分还考察混合组分吸附磷的行为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并排除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等重要沉积物组分的影响...
- 黎颖治
- 关键词:湖泊污染水体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