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星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桑叶
  • 2篇生态
  • 2篇总黄酮
  • 2篇米根霉
  • 2篇黄酮
  • 2篇根霉
  • 2篇红茶
  • 2篇保健功能
  • 1篇中高浓度
  • 1篇桑树
  • 1篇桑树病害
  • 1篇生物合成
  • 1篇普洱茶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细菌
  • 1篇进化
  • 1篇菌株
  • 1篇枯萎
  • 1篇枯萎病
  • 1篇降解

机构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省蚕业科...

作者

  • 6篇姜星
  • 5篇吴福安
  • 3篇王俊
  • 3篇梁垚
  • 3篇方水琴
  • 3篇陈明胜
  • 2篇张健
  • 2篇吴滔
  • 2篇孙国霞
  • 1篇潘飞
  • 1篇陶恒平
  • 1篇邱宁
  • 1篇张生杰
  • 1篇张艳东
  • 1篇程嘉翎
  • 1篇黎忠健
  • 1篇吕荣宾
  • 1篇王俊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引起成年桑树根部腐烂的病害及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对山西省运城市投产桑园内桑树发生根部腐烂、枝叶萎凋枯死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桑树发病植株根部分离到一株病原菌(暂命名为TY.GF1),将该病原菌接种到健康桑树根部,其致病症状与桑根腐病的症状相似。该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及孢子形态特征与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相似。通过病原菌TY.GF1的核糖体18S rDNA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分别获得长度为1 805、627 bp的序列片段。基于18S rDNA及ITS序列构建的进化树显示,与TY.GF1菌株亲缘关系最近的为米根霉和淀粉霉(Amylomyces rouxii)。结合病原菌致病性特点及形态特征与18S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这种新发生的桑树病害为桑根腐病,其病原菌可能为米根霉。
方水琴吴福安陈明胜陶恒平梁垚姜星程嘉翎韩红发张洁花
关键词:桑树病害米根霉系统进化
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介绍了冠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冠菌素合成研究的3个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发酵生产冠菌素菌株的选育及诱变,重点总结了发酵生产冠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优化,指出了目前冠菌素的生物合成仍然存在产量低、发酵条件苛刻等不足,在新菌株的选育、分子手段的应用以及培养基优化是今后生物合成冠菌素研究的热点。
梁垚王俊陈明胜张生杰潘飞吕荣宾方水琴孙国霞姜星吴福安
关键词:冠菌素生物合成发酵
一种添加普通红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普通红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该桑红茶饮所含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成品普通红茶叶为4.76~5.26%,鲜桑叶为94.74%~95.24%构成;在添加时间上,分别于桑红茶制作发酵前进行。本发明制备工艺与现...
吴福安张健王俊姜星吴滔
文献传递
米根霉TY GF1菌株及其在降解餐饮废水中高浓度油脂的应用
一株米根霉菌株(Rhizopus oryzae)TY GF1菌株,保藏日期为2010年12月20日,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4490。米根霉TY.GF1菌株在高效降解餐饮废水中高浓度油脂的应用。
吴福安王俊方水琴陈明胜邱宁黎忠健张艳东梁垚姜星孙国霞
文献传递
桑枯萎病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近年来,浙江,广东等桑树主栽区相继发生一种类似于桑青枯病的新型病害,对蚕桑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引发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分子检测进行探讨。为国内由肠杆菌属导致桑树枯萎病提供了又一证据。通过从发病...
姜星
关键词:病原细菌分子检测肠杆菌
文献传递
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该桑红茶饮所含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4.35~5.26%,鲜桑叶为94.74%~95.65%构成;制备方法是在添加时间上,分别于桑红茶制作发酵前进...
张健吴福安王俊姜星吴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