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钊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电站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蓄能电站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寿命周期成本
  • 1篇全寿命周期
  • 1篇全寿命周期成...
  • 1篇缺电
  • 1篇网型
  • 1篇光伏
  • 1篇光伏电站
  • 1篇和光
  • 1篇风电
  • 1篇风电场
  • 1篇风力
  • 1篇抽水
  • 1篇抽水蓄能
  • 1篇抽水蓄能电站

机构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篇郭伟钊
  • 1篇刘永前
  • 1篇李品

传媒

  • 1篇现代电力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以解决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的合理配置问题,实现系统能独立为风光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和海岛提供清洁、可靠及廉价的电力能源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年负载缺电率(LPSP)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为优化目标的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为精确计算系统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小时时间尺度的风力机组发电量计算模型、光伏电板发电量计算模型和蓄电池组的表征组件特性的数学模型;为发挥风光互补系统发电量互补的优势,建立了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方阵倾角优化模型;以LPSP和LCC作为系统的优化指标,建立了LPSP和LCC计算模型;运用迭代算法计算各种可能出现配置下的LPSP和LCC;通过LP-SP可靠性筛选和LCC经济性优化,最终得到LCC最小并能满足LPSP要求的系统配置。该优化方法按照小时的尺度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精度高;LCC经济性评价指标全面和客观;倾角优化发挥出系统发电量互补的优势。
李品刘永前郭伟钊
关键词:优化设计迭代算法全寿命周期成本
抽水蓄能、风力和光伏电站群联合运行研究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是受天然条件制约的间歇性随机性能源,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会对电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将随机性电源转化成可靠电源,有效降低对电网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技术...
郭伟钊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光伏电站风电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