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国祥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TWACS技术在油田电网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实现油田抽油井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低成本高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关键,我们研制了基于TWACS(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方式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系统,监测信息的传输过程适应油田电网的结构,能够克服抽油机电机产生的谐波干扰,通过现场运行,达到了设计的指标。
- 胡宾卢文冰花国祥
- 关键词:抽油机监测系统工频通信
- 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石油开采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方法与系统,是基于油田内部网络与电力线双向工频通信结合的监测系统。抽油电机端的远程监测终端通过配电变压器和变电站端的集中器连接,集中器与...
- 卢文冰罗应立花国祥姚文杰胡宾
- 文献传递
- 基于改进RRT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臂的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 2024年
- 针对带电作业机器人机械臂在复杂配电网环境的路径规划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良的快速随机扩展树(RRT)避障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基于障碍物分布的动态采样函数,实现了采样点的动态调整,以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A*算法的代价函数,进一步简化和平滑路径,减少拐点,优化了机器人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缩短路径规划时间和路径长度上的高效性,其中在三维仿真中采样点个数减少70.3%,规划时间缩短68.3%,证明了其在带电作业机器人领域的有效性。
- 史宇航花国祥闫纪源黄晨
- 关键词:RRT路径规划机械臂
- 经济型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终端的研制被引量:2
- 2009年
- 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系统的建立对油田的安全运行和自动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抽油机电机分布广、数量庞大,因此低成本、通信质量高、运行可靠的远程监测终端是监测系统能否推广的基础。研制了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方式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终端,对抽油机电机的各项电气参数进行监测,设备成本低廉、安装方便,抗干扰能力强,通过抽油机电机现场的运行,达到了设计的指标。
- 花国祥罗应立胡宾
- 关键词:工频通信故障报警抽油机监测终端
- 面向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破装置设计被引量:3
- 2024年
- 针对传统防外破技术抗干扰能力弱、适配性低、报警效果差以及平板电容型传感器对称结构中存在的边缘效应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多组态与多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外破装置。首先,分析感应电压与场强关系,进行等位环结构改进并完成PCB设计制作,利用Ansys Maxwell搭建多组态与多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仿真模型,为报警阈值设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完成防外破装置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实现不同线路情况下的电压档位选择、电场信号采集处理以及声光报警等功能;最后,搭建10 kV模拟架空输电线路高压实验环境并进行现场验证,测试分析装置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外破装置感应电压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在3%以内,与测试电压线性相关系数R=0.9997,其变化规律符合电场分布规律;现场报警成功率为100%,装置稳定可靠、兼顾精准性与线性度要求。
- 花国祥花国祥肖杨纪林锋
- 关键词:电场传感器ANSYS仿真
- 一种用于Bi-LSTM神经网络信号识别的DO-CAB算法
- 2024年
- 针对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ACS)存在上行信号识别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蒲公英优化(DO)算法的联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注意力机制(AM)的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信号识别算法,简称DO-CAB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CNN自适应提取TWACS信号重要特征,然后使用DO算法优化Bi-LSTM超参数,根据优化的超参数构建网络,并引入AM赋予输入影响权重,以获得更好信号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2.32%,能高效、准确识别TWACS调制信号。
- 花国祥花国祥李伟伟李鹏孙炎
- 关键词:双向工频通信系统信号检测
- 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石油开采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电力线工频通信的抽油机电机远程监测方法与系统,是基于油田内部网络与电力线双向工频通信结合的监测系统。抽油电机端的远程监测终端通过配电变压器和变电站端的集中器连接,集中器与...
- 卢文冰罗应立花国祥姚文杰胡宾
- 文献传递
- 磁悬浮球电容位移检测方法的仿真分析
- 2024年
- 为精确非接触地监测磁悬浮球体的位移,本文设计了两种电容位移检测方案:单端方案和差分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为这两种方案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分析了测试电容值与磁悬浮球位移之间的关系。在单端式方案中,测试电容与悬浮球位置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随球体与电容极板间距离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相比之下,差分式方案展现出测试电容与磁悬浮球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但在量程增加时,其测试灵敏度有所下降。得益于电容检测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的差分式电容位移检测方案在超过6.4 mm的磁悬浮球位移范围内,有望实现纳米级的位移检测精度。
- 黄兴花国祥花国祥闫纪源廉欣芸
- 关键词:磁悬浮电容传感器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