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DSP
  • 2篇最大功率
  • 2篇最大功率点跟...
  • 2篇功率
  • 2篇光伏
  • 2篇光伏并网
  • 2篇发电
  • 2篇感器
  • 2篇并网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大功率
  • 2篇最大功率点
  • 2篇功率点
  • 1篇单相
  • 1篇单相光伏
  • 1篇单相光伏并网
  • 1篇电容传感器
  • 1篇三相光伏
  • 1篇三相光伏并网

机构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5篇孟祥海
  • 3篇林振杨
  • 3篇吕振
  • 2篇张晓红
  • 2篇高爽
  • 1篇彭继慎
  • 1篇李艳婷

传媒

  • 2篇电气传动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相光伏并网MPPT及孤岛效应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非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探索新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全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光伏发电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主要的新能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本质就是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相连接,共同向负载供电。 并网系...
孟祥海
关键词:光伏发电DSP最大功率点跟踪孤岛效应
文献传递
基于DSP的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独立光伏系统的容量不易确定、储能环节充放电损耗大、调节能力有限及投资成本高等缺点,提出了将光伏阵列MPPT控制与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无功和谐波电流补偿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光伏并网综合控制策略,使光伏并网系统既能一定程度上实现电网无功和谐波电流补偿,又能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有功功率。以TMS320LF2407DSP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的合理性。
吕振林振杨孟祥海张晓红
关键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DSP最大功率点跟踪PWM
三维螺旋极板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分析与设计
2011年
针对电容传感器检测场较为复杂的特点,借助ANSYS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静态模拟,分析了传感器结构参数对三维检测场的均匀性与灵敏度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和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的传感器结构参数,如屏蔽罩半径R3=27.37mm,极板长度L=207.39mm,极板旋转角度θp=270°,极板张角θ=135°等。优化后的传感器检测场均匀性误差SVP=2.794%。在试验室条件下对传感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的传感器其性能指标均优于未优化设计的传感器。
彭继慎高爽孟祥海
关键词:电容传感器
基于DSP双PWM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
2011年
详细分析了风力发电双PWM并网系统的原理,阐述了基于DSP TMS320LF2407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基本理论,同时对系统的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在保证输出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与电网的并行运行;并且保证馈入电网的谐波含量要尽可能小的同时还要符合功率要求。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双PWM风力发电并网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吕振孟祥海林振杨高爽
关键词:双PWM网侧变流器
基于改进的DV-Hop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2011年
针对基本的DV-Hop节点定位算法会产生不良的节点和多级跳带来的累积误差的缺点,提出的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这种算能够节省附加节点的硬件开销进而能达到准确的定位。改进以后的算法的定位误差率明显比改进前的定位误差率小,表明了定位误差率随锚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MATLAB软件对节点定位误差方面进行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改进后的算法稳定、可靠,易于实现,提高了定位精确度、改善了网络覆盖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吕振李艳婷林振杨张晓红孟祥海
关键词:WSNDV-HOP算法MATLAB仿真软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