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杰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牙龈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卟啉单胞菌
  • 2篇唾液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牙周炎
  • 1篇蛋白
  • 1篇定量PCR检...
  • 1篇节杆菌
  • 1篇克隆
  • 1篇口腔
  • 1篇口腔唾液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袁杰
  • 2篇何祥一
  • 2篇李志强
  • 2篇周建业
  • 1篇王少果

传媒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牙周炎唾液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PCR检测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人群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人群分布的差异。方法:应用SYBR Green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针对Pg特异基因Arg-gingipain设计引物,检测20例慢性牙周炎和20例牙周健康者唾液内Pg的含量,t检验分析比较在各组人群中Pg定植的差异。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Pg的检出数目为(1.78×103~1.99×105),检出率为85%;牙周健康者唾液中,Pg的检出数目为(2.19×103~2.30×103),检出率为10%。Pg在慢性牙周炎和牙周健康者唾液中检出数目和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在今后的研究及防治中,不仅要观察龈沟液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也应注意其在唾液中含量的变化。
袁杰王少果周建业吾斯曼江艾尔肯何祥一李志强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
口腔唾液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快速微量检测
牙周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在国人口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却不为重视。牙周病病原菌以厌氧菌为主,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
袁杰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
节杆菌A3分裂蛋白FtsQ基因克隆及其功能预测
2014年
利用TAIL-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方法克隆节杆菌A3 ftsq基因序列,基于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进行ftsq序列同源性分析、蛋白质FtsQ跨膜域及三级结构预测,初步预测该基因所编码蛋白FtsQ的功能.结果表明:节杆菌A3 ftsq基因全序列1035 bp,编码氨基酸344个;节杆菌A3 ftsq基因与谷氨酸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天蓝色链霉菌ftsq亲缘关系比较近,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新月柄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亲缘关系比较远;节杆菌蛋白质FtsQ为一次跨膜蛋白,包括膜内域(1-114氨基酸残基)、跨膜域(115-139氨基酸残基)和膜外域(140-344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预测节杆菌FtsQ膜内域和跨膜域空间结构缺失.因此,节杆菌A3 FtsQ蛋白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FtsQ膜内域在长度和空间结构存在显著不同,其膜内域较长,较长的膜内域段可能取代了缺失的FtsA的功能,辅助Z环的锚定和下游蛋白的吸附.当节杆菌A3处于电离、辐射、寒冷等极端环境时,ftsq或许是节杆菌生存的必须基因;当节杆菌处于实验条件温度为20℃,营养充足,ftsq则可能是非必须基因.节杆菌A3 FtsQ在细菌细胞分裂时可能通过与上游蛋白、下游蛋白相互作用,确定细胞分裂位点和速度;同时FtsQ参与合成肽聚糖,一方面,促使细胞内陷皱缩,细胞一分为二;另一方面,FtsQ合成厚厚的细胞壁以适应极端环境的需要.
袁杰周建业吾斯曼江.艾尔肯李志强何祥一
关键词: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