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科
- 作品数:134 被引量:1,279H指数:21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陆海统筹视角下交通运输对沿海经济地域系统的贡献度分析
- 沿海地区是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载体,是典型的海陆复合型经济地域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海洋交通运输、陆域交通运输分别或形成综合要素作用于区域经济系统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为地域单元,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
- 韩增林董梦如郭建科
- 关键词:陆海统筹交通运输贡献度
- 文献传递
- 中国风景名胜区交通可达性及市场潜力空间测度被引量:35
- 2016年
- 基于旅游系统的区域开放性,从省内、省际两个角度出发,对国家级风景区的省内、省际交通可达性和市场潜力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风景区离散或集聚的规律性分布,使整体可达性区域差异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南北两侧向中间递增的分布格局。2省内交通可达性优势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省际交通可达性优势区集中在中原地区,与省内交通可达性相比,省际交通区域差异性更加明显,与航空可达性相比,铁路可达性对省际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更大。3整体市场潜力呈现"带—团"状聚集式分布,基本形成了以东部沿海经济带为主的"带状"高市场潜力区,中部团状聚集式的较高市场潜力区,以及西部偏远低市场潜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省内市场潜力相比,省际市场潜力区域差异性更大,不同区域、种类的风景区省内、省际市场潜力优势不同。4旅游实际市场与市场潜力发展核心区空间错位明显,实际市场核心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市场潜力核心区则相对靠北,集中在中原及京津冀地区。
- 王绍博郭建科
- 关键词:省际交通可达性
- 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演变的分形研究
- <正>分形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有力工具,相对于较多区域层面的城市体系和交通网络的分形研究而言,单个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分形研究较少。本文根据1980、1995和2004年1:20000大连市地图, 运用分形理论...
- 郭建科韩增林
- 文献传递
- 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被引量:45
- 201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更新。基于相关研究评述,根据海港及海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现代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将其分为港城形成初期的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口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港城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与流空间塑造3方面对"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海港城市案例分析加以实证,验证前述"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
- 郭建科韩增林
- 基于口岸视角的中国门户城市体系分析
- 2023年
- 口岸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通过与载体城市互动,形成具有等级层次和功能分工的门户城市体系。基于2001年和2018年口岸数据,通过改造城市流模型测算口岸城市门户功能变化,从而揭示21世纪以来中国门户城市体系的演变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①21世纪以来门户城市外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8年客运、货运外向服务功能量和价值量较2001年均提升4倍和8倍,但从绝对量值看,货运外向服务价值量小于客运。区域尺度上,客运、货运虽均呈现东、西、中、东北逐级递减态势,但东部在货运中占比跌幅较大。不同运输部门的客运、货运外向服务在区域与城市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②中国城市门户性形成了东部领先、中西部增强和东北减弱的区域演化格局,Dagum基尼系数测算表明城市门户性的区域空间差距缩减,地区间差异是门户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来源。③门户城市可划分为全国性门户城市、区域性门户城市、省级门户城市、地方门户城市4类,等级结构呈稳定的“金字塔”形。
- 郭建科秦茂森曹凡
- 关键词:门户城市马尔科夫链
- 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其对经贸联系的支撑能力被引量:12
- 2020年
- 中非海运网络既是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保障中非贸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个时间断面的中非航运集装箱数据,深入探讨"海上丝路"背景下中非航运网络格局和其演化特征并揭示中非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看网络复杂性增强,中非港口联系广度与强度明显提高,"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明显。网络呈现"纺锤形"结构,网络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轴-辐结构;②从网络节点发育及功能分化看,国内港口较为稳定,上海、宁波和深圳始终处于中非联系的前三位;新加坡、巴生港在中转港中占据主导地位;非洲港口出现明显的迁移,南非、北非、东非、西非各形成了区域性枢纽港,但没有形成具有大洲层面整合作用的枢纽港;③航运中间性是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重要推动力,航运邻近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作用显著,航运直达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作用有限。中非友好互助历史悠久,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非地缘经济联系的加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与优化海运结构以提高对经济合作与联系的支撑能力。
- 郭建科郭姝秦娅风梁木新
- 关键词:航运网络集装箱
- 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 2019年
- 2019年6月29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和辽宁省地理学会承办,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分会协办。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近百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5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郭建科
- 关键词:经济地理
- 基于省内外双视角下风景名胜区交通可达性及市场潜力空间测度
- 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的区域开放性,从省内、省外两个角度出发,对国家级风景区的省内、省际交通可达性和市场潜力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风景区离散或集聚的规律性分布,使整体可达性区域差异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南北两侧向中间递增...
- 王绍博郭建科
- 关键词:省际交通可达性
- 东北三省城市拟态与现实人居环境时空耦合协调特征与机制被引量:45
- 2021年
- 单一形态的现实人居环境研究,不能合理诠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日益变化的人居环境现象。目前,不同形态人居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以及科学决策等问题并不清晰。建构城市拟态与现实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的理论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实证分析2011—2017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耦合协调的时空规律,并对其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东北三省城市耦合度总体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具有相对明显的阶段特征;空间上形成双核与单中心并存的格局,并由分散的团状向"T"型团带状空间格局演变;②协调度总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互动稳步向高级别发展演变,中级协调占据一定地位,高级协调开始出现;协调度的核心极化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四大城市主导着东北三省整体的协调互动级别;同时形成省内"极化与均衡并存"、省际"北低南高"、整体"中心—边缘—低洼地"等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协调度整体呈现出东西方向的"中间凸起、两端略低的倒‘U’型"与南北方向上的"南高北低"的空间趋势特征;③拟态与现实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是主导性驱动,"人"是本底性驱动,娱乐系统是新兴性驱动,社交系统是重要的媒介性驱动。
- 田深圳李雪铭李雪铭杨俊张威
- 中西部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被引量:3
- 2005年
- 城郊资源型县域在众多中西部县域中是一类具有比较优势的群体;根据经济地理学理论,从中西部县域经济整体特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该类县域经济系统动力机制揭示其经济运行特征,指出加快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增强内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乡融合都具有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中西部城郊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原则,并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予以印证。
- 郭建科
- 关键词: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