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磁流变弹性体
  • 2篇导体
  • 2篇机械性能
  • 2篇半导体
  • 2篇XAFS
  • 2篇掺杂
  • 1篇电容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锌
  • 1篇原子
  • 1篇增塑
  • 1篇增塑剂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室温铁磁性
  • 1篇碳黑
  • 1篇铁磁
  • 1篇铁磁性
  • 1篇吸振器
  • 1篇稀磁半导体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陈琳
  • 4篇龚兴龙
  • 3篇闫文盛
  • 3篇杨晓喻
  • 3篇王超
  • 3篇蔡亮
  • 3篇方明亮
  • 2篇孙治湖
  • 2篇张培强
  • 1篇江万权
  • 1篇孔庆合
  • 1篇李剑锋
  • 1篇胡凤春
  • 1篇谈浩
  • 1篇段恒利
  • 1篇邓华夏
  • 1篇鲍捷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功能材料
  • 1篇实验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天然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与表征被引量:21
2007年
磁流变弹性体又称磁敏高弹体,是一种由高分子聚合物和磁性颗粒构成的新型智能材料,它的力学、电学、磁学等诸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因此磁流变弹性体在舰船、振动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际上研制的磁流变弹性体存在机械性能不够好和磁致效应不够强的问题,这制约了基于磁流变弹性体器件的设计和应用。为了制备出实用型磁流变弹性体,本文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体类型、预结构化时磁场强度和温度、增塑剂和磁性颗粒含量对磁流变弹性体磁致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天然橡胶为基体的磁流变弹性体,在高于600mT外加磁感应强度下,当磁性颗粒含量为80%(质量比)时,剪切模量的相对增量达33%;而当磁性颗粒含量为90%时,剪切模量的绝对增量达4.5MPa。本文还对磁流变弹性体应用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弹性体在小应变下显示出更强的磁致效应,而激励频率不改变材料的磁致模量。
陈琳龚兴龙孔庆合
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机械性能
核壳结构氧化锌/石墨烯的光催化性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包覆ZnO纳米颗粒(NPs)的准核壳结构ZnO@RGO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实验表明,石墨烯的包覆使得ZnO@RGO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效率较ZnO NPs提高了10倍左右.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ZnO@RGO是由纤锌矿ZnO和石墨烯组成,且石墨烯包覆了颗粒尺寸约为6nm的ZnO.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谱(Raman)表明,石墨烯在ZnO中引入了应力及氧空位(VO).光致发光谱(PL)进一步表明,与ZnO纳米晶相比,ZnO@RGO的带间发射强度降低了约80%,并且出现了对应于VO的绿光发射峰.最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ZnO@RGO光催化活性增强的机理:石墨烯纳米片和界面应力作用所产生的氧空位对光生电子的高效协同俘获作用是导致ZnO@RGO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内在原因.
杨晓喻王超洪德雄方明亮蔡亮陈琳闫文盛
关键词:氧化锌光催化活性石墨烯降解核壳
Ni_(1-x)Mn_xO稀磁半导体的磁性研究
2014年
通过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超导量子干涉仪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的Ni1-xMnxO(0.01≤x≤0.05)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表明,当x≤0.03时,掺杂的Mn替代了NiO晶格中的Ni原子,并且以混合价态(+2/+3)的形式存在.当x>0.03时,掺杂的部分Mn离子形成了类Mn2O3杂相.磁性测量表明,随着Mn含量从0.01增加到0.03,Ni1-xMnxO薄膜的饱和磁矩从0.3μB/Mn增加到了0.45μB/Mn.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提出Mn3+离子之间通过Ni空位表现出了铁磁性耦合,Mn2+离子之间则通过超交换作用表现出了反铁磁耦合.
王超洪德雄杨晓喻方明亮蔡亮陈琳闫文盛
关键词:MN掺杂XAFS室温铁磁性
介孔Co_3O_4纳米片的结构和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2014年
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恒温氮气吸附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介孔Co3O4纳米片的物相和微结构特点,明确了焙烧温度影响介孔Co3O4纳米片超级电容性能的微观机理.XRD和TEM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下获得的产物均为尖晶石结构的介孔Co3O4纳米片,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性增强.恒温氮气吸附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从300℃增加到500℃,介孔Co3O4纳米片的BET比表面积从27.9m2/g降低到2.2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400℃焙烧产物具有最优的超级电容性能,其比电容值为151F/g,是300和500℃焙烧产物比电容值的2倍左右.基于上述表征结果,我们提出样品结晶性和表面微结构的协同作用是决定介孔Co3O4纳米片超级电容性能的关键因素:与300℃焙烧样品相比,400℃焙烧产物具有更好的结晶性,利于电极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输迁移;与500℃焙烧样品相比,400℃焙烧产物具有更为适中的BET比表面积,利于电解液参与电极反应.
方明亮鲍捷王超杨晓喻洪德雄蔡亮陈琳孙治湖
关键词:介孔CO3O4纳米片
共掺杂(Cr,Cu,Li)调控Co原子在Co掺杂的ZnO磁性半导体中的分布
2016年
利用X射线吸收谱(XAF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研究了共掺杂原子(Li,Cu,Cr)对Co原子在Co掺杂ZnO薄膜中分布形式的影响.在共掺杂前,Co原子以替代Zn原子的替代位和金属Co团簇两种形式存在.共掺杂Cr原子后,样品中的Co团簇消失,掺杂的Co原子只以替代位的形式分布在ZnO基体中.与之相反,共掺杂Cu(Li)原子后,样品中的Co团簇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共掺杂的Cr原子与Cu(Li)对Co原子分布形式具有截然不同的调控作用是与共掺杂原子在ZnO基体中的空间占位特点密切相关.
陈琳胡凤春谈浩段恒利孙治湖闫文盛
关键词:共掺杂
碳黑对磁敏高弹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磁敏高弹体也称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其力学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制备了不同碳黑含量的磁流变弹性体,并实验研究了其磁流变效应和热稳定性,得出了碳黑对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时,向基体中添加适量的碳黑,能够增强材料的磁流变效应、降低材料的损耗因子、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陈琳龚兴龙
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碳黑力学性能
磁流变弹性体及其半主动吸振技术被引量:27
2007年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由外场控制,此外它还具备其他磁控性能如磁控电阻等.这些独特的优点使其在调谐吸振器、可调刚度的悬挂系统和可调阻抗表面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力学性能的实验和理论表征,及其在半主动吸振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龚兴龙邓华夏李剑锋陈琳张培强
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吸振器
增塑剂对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磁流变弹性体是磁流变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兼有磁流变材料和弹性体的优点,同时克服了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差等缺点。但目前研制出的磁流变弹性体存在磁流变效应和机械性能上的矛盾,难以在需要高强度的变刚度器件中实际应用。本文研究了磁流变弹性体基体中增塑剂对材料磁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体中添加增塑剂使得磁流变弹性体的相对磁流变效应有较大幅度提高,并超过了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最佳水平。文中还对磁流变弹性体的机械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添加增塑剂对磁流变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这表明在制备硬性工程实用磁流变弹性体时,在基体中添加增塑剂可以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的磁流变特性。
陈琳龚兴龙江万权张培强
关键词:磁流变弹性体增塑剂机械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