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婕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螺旋霉素
  • 4篇必特螺旋霉素
  • 2篇大孔树脂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溶解度
  • 1篇数学模型
  • 1篇萃取
  • 1篇温度
  • 1篇吸附树脂
  • 1篇相平衡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强度
  • 1篇力学模型
  • 1篇红霉素
  • 1篇红霉素A
  • 1篇多组分
  • 1篇分离纯化
  • 1篇LANGMU...

机构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葵
  • 5篇徐婕
  • 4篇朱家文
  • 2篇孙华丽
  • 1篇张优利
  • 1篇岳公敬
  • 1篇孙瑛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必特螺旋霉素萃取过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从热力学角度考察了温度、pH值、NaH2PO4质量分数对不同溶剂体系中必特螺旋霉素溶解度的影响,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石油醚洗脱液中必特螺旋霉素过程工艺特性,详细考察了温度、pH值、NaH2PO4质量分数等诸因素对萃取过程分配系数α的影响。萃取实验选择H3PO4-质量分数0.7%NaH2PO4缓冲溶液为萃取剂,以A/O相比=1/10进行萃取。研究发现:萃取过程最佳pH值范围为2.0—2.2,萃取分配系数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与较高的NaH2PO4质量分数有利于萃取过程的进行。在实验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萃取分配系数α与pH值及温度T函数关系α-pH及α-T理论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拟合得到α-pH-T函数关系式。
岳公敬朱家文陈葵徐婕张优利
关键词:必特螺旋霉素萃取溶解度
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的竞争吸附数学模型研究
2012年
采用竞争吸附法分离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分别采用扩展Langmuir、扩展Langmuir-Freundlich和扩展Jovanovic-Freundlich模型拟合了稀溶液中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在HZ820上的竞争吸附热力学行为。其中扩展Jovanovic-Langmuir模型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HZ820吸附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的吸附量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提高温度利于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在HZ820上吸附量的增大和选择性的提高,而提高pH值利于增大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Ⅲ在HZ820上的吸附量,而选择性则在pH值接近6.5时趋于最大值。
徐婕朱家文陈葵孙华丽杨生武
关键词:必特螺旋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对必特螺旋霉素的分离纯化
本文研究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利用选择吸附的原理分离提纯必特螺旋霉素的工艺过程。对比了HZ806、HZ816、HZ820、HZ830、XAD16和SP207 六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必特螺旋霉素的吸附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非极性...
徐婕朱家文陈葵
关键词:必特螺旋霉素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相平衡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离子强度与温度对大孔树脂吸附红霉素A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间歇实验,研究了温度与离子强度(NaCl)对大孔树脂吸附红霉素A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P825大孔树脂对红霉素A的平衡吸附量最大,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方程。升高温度和提高离子强度有利于红霉素A的吸附。同时,计算了红霉素A在SP825上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吸附焓变与吸附熵变,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的物理吸附。此外,采用液膜与粒内扩散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动力学数据,并计算得到了液膜扩散系数kf和孔内扩散系数Dp。结合这些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初步解释了离子强度与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孙瑛朱家文陈葵徐婕
关键词:红霉素A动力学模型离子强度温度
必特螺旋霉素在大孔树脂HZ820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本文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20从水溶液中吸附分离必特螺旋霉素。吸附速率是吸附实验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本文以吸附温度,离子强度为考察参数,利用间歇吸附实验,获得必特螺旋霉素在HZ820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和热力学数据。使用准一级方程(pseudo-first-order)、准二级方程(pseudo-second-order)、Freundlich动力学方程、空隙扩散模型(porediffusion model)和Elovich方程5种模型对实验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对比了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准二级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具有最高的相关度,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该吸附系统为非均相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由液膜扩散速率和孔内扩散速率综合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均较好地描述了必特螺旋霉素在HZ820树脂上的吸附相平衡关系。该吸附过程为优惠吸附过程,提高温度和增大离子强度均有利吸附的进行。
徐婕朱家文陈葵孙华丽杨生武
关键词:必特螺旋霉素大孔树脂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