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先齐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电池
  • 4篇直接甲醇
  • 4篇直接甲醇燃料...
  • 4篇燃料电池
  • 4篇甲醇燃料电池
  • 3篇换热
  • 2篇阳极
  • 2篇氧化碳
  • 2篇阴极
  • 2篇制冷
  • 2篇制冷系统
  • 2篇微通道
  • 2篇微通道换热器
  • 2篇两相流
  • 2篇两相流动
  • 2篇流场
  • 2篇跨临界
  • 2篇换热器
  • 2篇集流
  • 2篇二氧化碳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1篇玉门油田公司

作者

  • 7篇曹先齐
  • 4篇韩吉田
  • 2篇陈培培
  • 2篇于泽庭
  • 1篇杨虎生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2006年山...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阳极和阴极流场组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蛇形、平行和交指流场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流场,考察了其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阳极流场,蛇形流场因其更易于排除CO2气泡而性能最好,而平行和交指流场中则出现了CO2气泡堵塞流道的现象,影响了甲醇的传输,性能较差。对于阴极流场,平行流场下半部分流道出现了'水淹'现象,影响了氧气的传输,性能较差。蛇形和交指流场均能顺利排除水滴,性能比平行流场的好;交指流场能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高电流密度时比蛇形流场的电池性能好。蛇形流场作为阳极流场以及交指流场作为阴极流场将是电池性能较好的流场组合形式之一。
曹先齐韩吉田陈培培于泽庭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内的两相流与热质传输特性研究
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设备、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目前现有的二次电池技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耗需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更换燃料方便、可在常温下工作...
曹先齐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两相流动流场
文献传递
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温度特性
2013年
对空气自呼吸式(Air-breathing)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开路状态下开路电压及电池温度与室温之间温差的变化,以及电流密度和甲醇溶液量对电池电压及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放置时间达到30min,电池的各参数(开路电压、阳极温差、阴极温差、甲醇溶液温差)稳定,电池性能基本不变,便可以进行数据采集;为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适当地将放置时间增加到60min。电池温差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温差先升高后降低;当电流密度为50 mA/cm2时,放电时间较短,并未出现温差降低的现象。在同一浓度下,甲醇溶液量越少,温差越高,电池性能越好,可以通过减小甲醇储液腔的容量来提高电池的性能。
曹先齐韩吉田陈培培于泽庭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开路电压
直接甲醚燃料电池内的两相流与热质传输特性研究
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设备、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目前现有的二次电池技术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耗需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更换燃料方便、可在常温下工作...
曹先齐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两相流动
二氧化碳(CO2)制冷系统内部换热器的设计
以CO2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由于其良好的环保在以CO2为工质的制冷系统中,由于CO2的跨临界压力很高,以及近临界区CO2特殊的热物性和传输性,系统的部件结构需要引起特别注意。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已有CO2内部换热器的基础上,介...
韩吉田曹先齐
关键词:CO2微通道换热器跨临界
文献传递
波纹管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究了幅值不同的两种波纹管传热状况,发现幅值为4mm的波纹管的传热状况优于幅值3mm波纹管的传热状况,这是由前者管内湍流强度高于后者所致。同时,回归了两波纹管的换热准则方程,为波纹管的校核计算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杨虎生胡汝军曹先齐
关键词:波纹管湍流强度换热数值模拟
二氧化碳(CO2)制冷系统内部换热器的设计
以CO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由于其良好的环保在以CO为工质的制冷系统中,由于CO的跨临界压力很高,以及近临界区CO特殊的热物性和传输性,系统的部件结构需要引起特别注意。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已有CO内部换热器的基础上,介绍了CO跨...
韩吉田曹先齐
关键词:CO2微通道换热器跨临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