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健
- 作品数:72 被引量:40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一例
- 目的 青年男性,既往体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十天,抗炎治疗无好转.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入我院急诊时已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循环、呼吸、凝血、肾脏、肝脏).经呼吸机辅助呼吸、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RR...
- 梁英健张芳晓李志亮马晓春
- 一种重症病人翻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病人翻身装置,包括医疗床本体、医疗床支撑架、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置物架以及翻身机构,所述医疗床本体呈矩形状,所述医疗床支撑架安装在医疗床本体底部,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从左向右...
- 李鑫章志丹陈铭铭梁英健马晓春倪冬姝
- 肝癌实验研究的现状被引量:4
- 2014年
-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为致死率第3位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肝癌的高发病地区,目前在我国是第2大肿瘤死亡原因[1].近年来围绕肝癌的发病机制及转移和复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对于进一步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概述近年来关于肝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实验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 孙宇梁英健刘连新姜洪池
- 关键词:肝癌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肝细胞癌发病地区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呼吸衰竭被引量:1
- 2008年
- 观察9例肾移植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生命指征的变化。7例BiPAP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指征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的pH值、PaO2、氧合指数明显提高;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及PaO2水平明显下降。
- 王斯闻梁英健赵聪马建齐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合并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诊治及疗效。方法回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肝PECom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表现及诊治经过,并文献综述。患者女,46岁,主诉"间断性腹胀1个月"于2022年1月19日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肝功能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2.43×10^(12)/L,示贫血。肝脏CT检查考虑肝内多发富血供占位,部分囊变,不除外恶性肿瘤。肾脏和肺CT平扫检查发现双肾有多发混杂密度,双肺有多发囊性病变。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果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会诊,初步诊断贫血与肝PEComa有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PET-CT检查示肝脏部分病灶内有血肿存在。于2022年1月25日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右叶部分切除和胆囊切除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腹痛,于术后5 d出院。病理诊断为肝PEComa,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少见,局部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检测HMB-45(+),MelanA(弱+),SMA(灶+),Ki-675%(+),CD34(血管+),CD68(弱+)。截止至投稿日期,术后18个月无复发。结论肝PEComa是一罕见病,临床无典型特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手术治疗作为治疗首选,术后应重视随访。
- 雷永琪刘新阳杨黎渝铁学宏俞星新耿志达刘雨陈政良惠鹏梁英健
- 关键词:肝肿瘤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贫血
- 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被引量:2
- 2012年
- 1病历简介
病人女性,28岁。以黑便、呕血19h为主诉于2012—05—20入院。5月19日10时如厕时排黑便,量约100mL。5月20日3时再次排黑便量约800mL并出现晕厥,家属唤醒后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
- 梁英健李志亮章志丹马晓春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 23例手术科室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肇冬梅章志丹郑振朱然梁英健马晓春
- 关键词:手术科室肺栓塞急性肺血栓栓塞常见并发症临床医生
- 医院内获得性重症军团菌肺炎三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8年
- 例1 患者男,59岁。因食管下段中分化腺癌于2007年1月21日入院。既往吸烟史4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年。1月26日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手术约5h,过程顺利。术后用头孢吡肟、替硝唑抗感染治疗。1月30日始体温38.5~39.6℃,伴咳嗽,咳浅红色稀薄痰,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两肺大面积弥漫性肺泡充填影像,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图1);诊断为院内获得性肺炎。
- 丁仁彧梁英健章志丹马晓春
- 关键词:院内获得性肺炎军团菌肺炎文献复习重症中分化腺癌
- NF-κB在脓毒症血浆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脓毒症血浆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脓毒症患者血浆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健康对照者血浆作为阴性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的核移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脓毒症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明显高于正常人。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脓毒症血浆刺激HUVECs释放vWF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应用NF-κB拮抗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阻断后,vWF降低。脓毒症血浆刺激HUVECs时,NF-κB活化,从胞浆移位入胞核。脓毒症血浆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加入NF-κB拮抗剂PDTC后HUVECs凋亡明显增加。结论:NF-κB参与了脓毒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抑制了内皮细胞凋亡。
- 梁英健李鑫张晓娟刘志永马晓春
- 关键词:脓毒症内皮细胞核因子ΚB
- 一种用于注射的新型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射的新型辅助装置,包括底座、防滑垫、竖管、竖轨、滑块、转轴、摇把、转块、几字块、横轨、动块、刀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安装于底座下部,所述多个所述竖管并排安装于底座上,两根所述竖轨安装于...
- 李鑫章志丹陈铭铭梁英健马晓春倪冬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