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TNF-α的影响
-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来源于母体胎盘羊膜组织,具有干细胞特性及低免疫原性。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其分化特征进行组织工程研究,然而对于其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对异体...
- 舒峻张可华张岚蔡哲
-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 文献传递
- 硅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效率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硅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最佳方法,并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Si-SPIO和多聚赖氨酸混合制备PLL-Si-SPIO复合物,标记体外培养的hAMCs.利用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Si-SPIO的标记情况进行分析鉴定.分析Si-SPIO标记后1~4周铁颗粒在细胞内的维持与稳定.应用MTS分析法探讨经Si-SPIO标记后hAMCs的增殖活性.Si-SPIO标记后的hAMCs移植到小鼠纹状体内1周,鉴定Si-SPIO阳性细胞的存活与分布.观察发现,hAMCs经Si-SPIO标记后细胞内可检测到大量铁颗粒,铁颗粒能在细胞内维持4周以上.Si-SPIO标记具有浓度依赖性,最适浓度为20μg/mL;较低浓度的Si-SPIO对细胞增殖活力没有显著影响.移植到小鼠脑内1周后可见Si-SPIO阳性细胞.结果可知,浓度为20μg/mL的Si-SPIO标记hAMCs可获得良好的标记效果,并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活力.
- 张可华郭丽丽蔡哲潘琳程立明舒峻李荣旗陈瀛欧华黄小杰张向利张红霞刘佳新左和鸣徐扬高艳崔晓惠
- 关键词:细胞标记
- 一种鉴定样本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来源的方法及其用途
- 本申请涉及药学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鉴定间充质干细胞(MSCs)组织来源的模型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鉴定样本中MSCs的组织来源的方法和装置,还涉及用于确定样品中生物标志物水平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
- 张可华孟淑芳纳涛贾春翠韩晓燕吴婷婷张丽霞吴雪伶
- 甲状旁腺组织的冰冻保存、复苏、体外培养及功能检测的初步探索
- 张凌谢亚平张可华蔡哲李铎唐功耀卞维静李文歌
- 临床研究用人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的质量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具有自我更新和三胚层细胞分化的潜能,在特定代次处于未分化状态的hE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以适用于不同的临床适应症。为确保hESCs诱导分化的功能细胞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hESCs作为"种子细胞"需具备明确的鉴别特征、多能性、分化潜能和微生物学安全性等质量属性,现就这些质量属性进行讨论,目的是为在我国建立hESCs"种子细胞"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 纳涛郝捷张可华王娟王柳王军志周琪袁宝珠
-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
-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 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amnionmesenchymalcells,hAMCs)体外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从剖宫产后废弃的人羊膜组织分离培养hAMCs,经成骨细胞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后,对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骨桥素、骨钙素表达以及I型胶原分泌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AM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约5~7d传代1次。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5d后,hAMCs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素的表达呈阳性,并且检测有I型胶原分泌。结论hAM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体外成骨细胞定向诱导的hAMCs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性特征,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 舒峻郭丽丽张可华蔡哲程立明李荣旗陈瀛潘琳欧华黄小杰张向利徐扬高艳崔晓惠张红霞刘佳新
- 关键词:成骨细胞
-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移植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延缓或治愈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策略,而由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来源的RPE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derived RPE,hESC-RPEs)可为RPEs移植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控的细胞来源。为确保hESC-RPEs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这类细胞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需满足明确的细胞鉴别特征、RPEs基本生物学特征、微生物学安全性、生物学安全性及生物学有效性的总体质量要求,而每一类总体质量要求是由多个关键质量属性要求组成。考虑到人ESCs来源因素,hESC-RPEs细胞生物学安全性需考虑终未分化的RPEs中的hESCs残留问题。现就hESC-RPEs细胞总体质量要求及各相关质量属性进行讨论,目的是帮助在我国建立临床研究用hESC-RPEs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和探索适合于所有hESCs诱导分化细胞临床前阶段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 纳涛王磊郝捷郝捷张可华韩晓燕周琪袁宝珠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干细胞治疗
-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源性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细胞特征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定向诱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BM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潜能和内皮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采集犬髂骨骨髓15~20 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接种于含V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mL-1)体外诱导培养。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行CD31、vWF、VEGFR-2荧光免疫蛋白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光镜下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经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7~14 d后,BMSCs诱导分化细胞CD31、vWF和VEGFR-2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犬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经VEGF、bFGF体外定向诱导后的细胞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且细胞纯度高、数量大。
-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俞庆声蔡哲郭丽丽舒峻张可华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 为配合《指导原则》对干细胞制剂(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要求,和对其进行有效质量复核,对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检验方法的建立和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本文针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特点,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质量检验方法,可初步满足...
- 张可华纳涛刘静袁宝珠
- 关键词:免疫反应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20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接种于含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的DMEM/FI2培养液的培养瓶(皿)中,体外扩增培养、传代。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化学检测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BMSCs成骨诱导增殖后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ALP染色阳性;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4d后,细胞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且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