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园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造影
  • 2篇超声
  • 2篇超声造影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管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切开
  • 1篇胆总管探查
  • 1篇胆总管探查阴...
  • 1篇心病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超声造影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声学造影
  • 1篇阴性

机构

  • 4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田园
  • 2篇闫媛媛
  • 1篇马超
  • 1篇崔智飞
  • 1篇王忠振
  • 1篇宋昆鹏
  • 1篇史海宏
  • 1篇尹宁伟
  • 1篇丁玫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胆总管探查阴性的分析
2001年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是胆道外科基本的手术方式,胆总管探查相对适应证探查阴性较为常见.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月共行胆总管探查术225例,其中探查为阴性66例,术后14 d行T管造影无异常,现就胆总管探查阴性回顾性报道如下:
王忠振马超田园尹宁伟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阴性结石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造影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效果,评价病人心肌缺血状况。方法以6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造影前通过二维超声观察不同节段室壁运动来判断局部心肌的异常,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于静息状况下进行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对病人左心室显影效果进行评分及心肌灌注的半定量分析,储存记录病人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图像数据供检后分析,评价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和微循环状况。经病人同意行冠脉造影评价造影结果。结果 MCE心肌显像效果好,可直观显示心肌灌注的异常部位和面积,并与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半定量评价冠心病急慢性心肌缺血的微循环灌注,具有对心肌微循环评价直观、准确、无创的优势,可重复性强,并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及疗效评估。
闫媛媛丁玫田园崔智飞李广华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声学造影心肌灌注实时超声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前哨淋巴结(SLN)作为原发性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第一站,病理活检诊断准确度较高,假阴性率较低。研究发现[1],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但转移阴性率高达70%。临床多应用放射性核素法、染色法或两项联合检测SLN,但三者均为有创性操作,且淋巴结穿刺难度较大,导致诊断准确度较低,影响预后。因此,探索一种微创、操作简单且准确高的诊断方法显得极为迫切[2]。
史海宏田园闫媛媛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乳腺癌超声造影SLN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术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初步探索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新型起搏器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应用新型起搏器成功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11例,统计性别、年龄、病因等基本病例资料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应用2D-STI获得左心室6节段左室短轴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左心室17节段峰值应变离散度、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结果采用病例报告表展示纳入患者观察指标结果,11例患者术后3天超声检查未见室间隔血肿、室间隔穿孔、起搏器导线移位、断裂等并发症,静息态心功能测值未见减低,1例患者见少量心包积液,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所有患者术后左心室内同步性良好。结论新型起搏器应用于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安全可靠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观察和评估植入术后导线的位置及左心室内同步性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田园赵悦宋昆鹏李广华焦莹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起搏器植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