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坤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批量测定土壤矿化势的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批量测定土壤矿化势的实验装置,它包括土样盛装容器、淋液盛装容器和抽滤装置,在淋液盛装容器与土样盛装容器之间连接液体导管,在液体导管上连接有流量控制器,土样盛装容器与抽滤装置之间通过抽液管连接。本实用新...
- 李志宏刘青丽张云贵夏昊孙健谢安坤王鹏焦永鸽谷海红邬春芳王懿谦
- 文献传递
- 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被引量:27
- 2018年
- 在当前耕地外延式扩展难以满足、粮食单产提升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提升耕地复种指数、走耕地内涵式集约利用模式,是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农业土地系统科学视角出发,系统总结了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总体研究框架和核心研究内容,全面梳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第一,格局与过程探测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关注耕地潜在或实际复种指数的数量、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时空变化过程,更要关注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空间,科学描述可挖掘的复种潜力。第二,功能与效应分析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核心内容。现有研究多聚焦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作用,复种指数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微观试验性研究为主;迫切需要建立综合效应分析框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尺度揭示耕地复种指数对区域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和反馈机制。第三,优化调控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关键任务。科学提出可持续挖掘和提升耕地复种潜力的策略,重点强化可持续性评估、障碍性因子分析和系统性优化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追求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权衡协调,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耕地复种本质上反映了复杂的"人-地"耦合关系,多数据、多尺度、多模型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将是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会促进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交叉和集成研究。
- 吴文斌余强毅陆苗项铭涛谢安坤杨鹏唐华俊
- 关键词:耕地复种指数
- 一种大众化的农田地块信息采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众化的农田地块信息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摄像头、GNSS模块、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摄像头用于拍摄农田地块作物的叶片图像、植株图像和地块整体图像;GNSS模块用于在摄...
- 余强毅谢安坤吴文斌史云胡琼
- 不同施氮水平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1年
- 在京郊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通过4个施氮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番茄产量、品质、硝酸盐含量以及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施氮处理(N2),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19.72 t/hm2,比农户习惯施氮处理(N3),施氮量为767 kg/hm2时高9.01 t/hm2,比对照不施肥处理(N0)高12.10 t/hm2,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推荐施氮处理(N2)番茄品质最佳,随施氮量增加,番茄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P<0.05),均符合食用标准;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呈波浪状变化趋势,80~100 cm土层出现一个累积峰,农户习惯施氮处理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施氮处理。
- 谢安坤李志宏张云贵张贵龙邬春芳孙建夏昊
- 关键词:番茄番茄品质硝态氮
- 京郊保护地土壤硝态氮残留及阻控措施
- 保护地蔬菜生产中,过量氮肥施入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本试验在京郊典型保护地上以番茄、空心菜、小白菜及大萝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番茄—填闲作物(空心菜、小白菜)—大萝卜轮作体系中土壤硝态氮累积、分布和淋...
- 谢安坤
- 关键词:保护地硝态氮填闲作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