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囊内镜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对2002年10月~2009年9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M2A胶囊内镜对所选患者疾病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该研究355例有主诉的病例中,胶囊内镜发现消化道各类病变313例,其中检出小肠病变228例(72.8%)。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痛、安全、有效,无任何并发症,诊断率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 范建华张曙
-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疾病
- GFAP启动子介导EGFP靶向肝星状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价值探索
- 2015年
- 目的探索体内特异性靶向肝星状细胞(HSC)治疗肝纤维化的技术方法。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构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启动子调控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采用尾静脉高压注射方法将EGFP表达裸质粒转染到纤维化小鼠的肝脏。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在肝脏的表达及免疫荧光共定位,观测EGFP与HSC标志蛋白(DESM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共定位。结果 EGFP与DESMIN和α-SMA共定位说明EGFP主要在HSC中表达,GFAP启动子能够调控外源基因在体内靶向HSC。结论 GFAP启动子介导体内靶向HSC,治疗肝纤维化策略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 范建华徐曼妮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 胆总管结扎和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扎(BDL)与CCl_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指标及α-Sma的表达。方法:60只健康雄性Bal B/C小鼠,分为CCl_4肝纤维化模型组(20只)及其对照组(10只)和BDL肝纤维化模型组(20只)及其对照组(10只)。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生化方法测血清ALT、TBA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的表达。结果:血清生化指标显示两组模型血清的ALT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组织的病理指标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均显示模型组的蓝色染色坏死区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均可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且BDL较早引起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升高。
- 范建华徐曼妮
- 关键词:胆总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
- 大鼠肝星状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肝损伤后细胞基质的沉积及纤维化形成机制,建立一种经济、简便、可靠的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方法。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灌流大鼠肝脏,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细胞得率为5.0×107/鼠,活率和纯度分别为98%、96%。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为进一步研究HSC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尤其是细胞水平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范建华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密度梯度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