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古代毫针针刺技术文献回顾与标准化的探讨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对古今中外医籍针刺技术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挖掘,提炼精华,分析理念,阐述观点。以期通过此次梳理,为制定毫针针刺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促进毫针针刺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 赵文麟黄洪伟赵文树
- 关键词:毫针针刺技术
- 针灸结合中药药浴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分析
- 2022年
- 研究针灸结合中药药浴对慢性湿疹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3月-2021年3月,其对应的数量为80,同时也是在本我院里面开展一定的措施的慢性湿疹患者,进而来随机的进行分组,其名字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组里面采用针灸来展开相应的措施,在第二组里面则用针灸结合中药来展开相应的药浴。最后来将两组里面的数据展开相应的比对,主要如下: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及生活质量。结果:基于已知的总有效率数据情况可知,将两组进行相应的比较,在观察组里面的情况是好于对照组的,由此可知差异意义(P<0.05)。而对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情况而言,前组则低于后组,进而可知差异有意义(P<0.05)。同样可知,在于生活质量指标上面的情况可知,其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十分大,其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针灸治疗,结合中药药浴对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改善效果明显,同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黄洪伟赵文麟
- 关键词:针灸中药药浴慢性湿疹
- 脐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神阙穴对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作用规律。方法选取7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采用脐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组分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除催眠药物方面改善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睡眠障碍和总的睡眠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自身前后对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能明显改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 赵文麟黄洪伟史术峰赵文树
- 关键词:神阙失眠痰热内扰证临床疗效
- 骨癌痛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3年
- 骨转移是癌症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晚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占70%以上,乳腺癌发生转移的顺序依次为:骨、肺、肝、脑、淋巴结等部位。其中骨是乳腺癌转移的首选部位,引起疼痛,骨折,脊髓压缩,高钙血症,所有这些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70%以上是由于发生骨转移。
- 赵文麟孙忠人黄洪伟赵文树仲丽丽
- 关键词:骨癌痛
- 养血润肤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机复杂,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西医治疗一般给予抗组胺药物内服,同时外用激素类药物,但常有嗜睡及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不良...
- 黄洪伟
-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型
- 文献传递
- 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疮50例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自拟润肤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疮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血虚风燥型湿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0例,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5例,有效率63.33%。结论:内服中药汤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疮疗效显著。
- 张文宪黄洪伟赵文麟赵文树
- 关键词:血虚风燥型湿疮
- 针刺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血虚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血虚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血虚风热型荨麻疹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针药组采用针刺联合四物消风饮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CU-Q2o 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荨麻疹控制评分(UCT);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UAS评分及瘙痒VAS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针药组UAS评分及瘙痒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和时间对UAS评分及瘙痒VAS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CU-Q2o L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针药组CU-Q2o L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和时间对CU-Q2o L评分无交互作用(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比18.60%,P>0.05);经相同治疗周期后,针药组平均UCT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t=4.379,P<0.001);截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无人失访,对照组复发率高于针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校正)^(2)=4.692,P=0.030)。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血虚风热型荨麻疹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中长期疗效有积极影响。
- 黄洪伟赵文麟王蕊赵文树
- 关键词:针刺四物消风饮
- 拔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验证拔罐疗法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唯治疗组术前即开始在大椎、命门、腰俞、脾俞、肾俞穴拔罐治疗。术中及术后2组治疗和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各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程度及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并发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7,14天在减轻肛门疼痛,减少创面渗出,改善肛门坠胀方面,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8.26±5.94)d,对照组为(32.19±5.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拔罐疗法可明显改善疼痛、水肿、渗出、坠胀等术后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 赵文树黄洪伟赵文麟
- 关键词:拔罐创面愈合
- 刺血拔罐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60例
- 带状疱疹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复制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伴有刺痛和灼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带状疱疹疼痛剧烈,甚至愈后留有顽固性后遗神经痛而使患者非常痛苦,西医一般用抗病...
- 黄洪伟张文宪
- 关键词:刺血拔罐带状疱疹中药治疗
- 文献传递
- 中医中药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
-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一严重的银屑病,该病往往病情顽固,较难治愈。本文简述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一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取得满意的效果。
- 张文宪黄洪伟刘奇
-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