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刚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曹妃甸港区老龙沟形成与地貌稳定性判定
- 滦河三角洲海岸是我国砂坝.泻湖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滨外沙坝、泻湖、潮汐汊道是该地貌体系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曹妃甸地区曾为古滦河的出海口所在,滦河曾在此发育过三角洲。该处仍保留着与滦河改道密切相关的沙坝—泻湖地貌。
...
- 黎刚
- 关键词:砂坝泻湖地貌体系
- 南海西北大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的新进展
- 黎刚
- 基于重矿物地球化学手段的南海东北部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
- 2020年
- 物源是研究大陆架沉积物搬运过程、重建陆架古环境以及海洋砂矿资源勘查的重要信息。然而,陆架砂质沉积物普遍经历过多次搬运、分选和混合,这给物源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南海东北部陆架砂质沉积物分布广泛,本文首次采用单矿物化学方法对其物源进行了新的解析。研究区表层砂质沉积物中电气石与角闪石为优势重矿物,两者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电子探针数据显示:珠江、韩江沉积物影响海域,火成岩成因的电气石占60%左右,其主要来源为区内广泛发育的燕山期花岗岩的风化产物;莲花山断裂带和长乐−南澳断裂带附近的南海东北部沿岸小河沉积物中变质岩成因的电气石含量显著增高,最高可达70%,其来源为区内与断裂带伴生的变质岩风化物;矽卡岩成因的钙铝榴石在南澳岛以东的陆架沉积物中发现最多,这与华南陆域矽卡岩的分布区吻合。综合分析认为,重矿物的矿物化学方法可以减少分选效应的影响,利用多种矿物的矿物化学分异可以获得多维的信息,为陆架沉积物的物源判定提供便利。
- 马一开黎刚颜文
- 关键词:重矿物矿物化学南海北部陆架古水系
- 南海北部铁锰结核成因及元素的赋存状态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解南海北部不同海域铁锰结核中常微量、稀土元素的赋存特点及其富集机制,采用化学淋滤法提取南海北部上陆坡、下陆坡、深海盆3个区域铁锰结核的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相、残渣相组分,测定了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揭示了不同相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其意义。Fe-Mn-(Cu+Co+Ni)判别图表明,上陆坡铁锰结核属于与冷泉流体相关的水成成因类型;下陆坡区和深海盆的铁锰结核形成环境相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类型。结核中K、Ca、Na、Mg、Sr主要富集在碳酸盐相,Fe、Mn、Ni、Cu、Zn、Pb主要赋存在铁锰氧化物相,Al、Ti和Mo主要出现在残渣相。常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强弱和钙质生物碎屑的稀释作用是影响铁锰结核中碳酸盐相态元素变化的重要原因。铁锰结核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铁锰氧化物相,其次在碳酸盐相,而在残渣相的相对含量极少。不同海区铁锰结核稀土元素进入碳酸盐相的成因和机制基本相似,下陆坡和深海盆铁锰结核残渣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而与上陆坡铁锰结核的明显不同,残渣物质的来源、结核生长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铁锰结核的元素迁移与转化、成矿作用与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相关的沉积环境、资源潜力评价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仲义陈忠莫爱彬罗云黎刚郑旭峰
- 关键词:铁锰结核赋存状态配分模式南海北部
-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北大陆架沉积演化过程-基于物源和沉积层序研究
- 本研究通过对南海西北大陆架外缘残留沉积物的物源分析,构建南海西北大陆架在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的古水系分布;并通过对内陆架泥质区的钻孔沉积层序分析,剖析珠江沉积物在南海西北大陆架的堆积过程.
- 黎刚颜文钟立峰夏真
- 南海北部地震震源深度特征与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收集的地震深度数据,讨论了南海北部及周缘陆区不同地壳结构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区壳内地震分布的下界深度在30 km左右,平均深度华南大陆最浅、大陆架区次之,大陆坡区最深;(2)华南沿海大陆型地壳区地震集中分布于5 ̄15 km的“优势层”内;大陆架和大陆坡区地震的垂向分布也具有“优势层,”但厚度明显增加;而在南海海盆区,地震深度分布范围较大,有相当数量的地震分布于地幔内;(3)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与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密切相关,地震主要分布于地壳(岩石圈)的脆性层内。由于南海北部由陆向海脆性层底界深度加深,导致了地震“优势层”厚度加厚。(4)地壳上层的流变结构可能对南海北部及周缘陆区地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黎刚
- 关键词:震源深度
- 渤海湾曹妃甸潮汐汊道系统的现代沉积作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利用渤海湾曹妃甸近岸海域22个表层样的粒度测试数据,5个柱状样的210Pb测定数据,同时结合多年海底地形断面对比,对曹妃甸海域潮汐汊道系统的现代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曹妃甸西部双龙河口表层沉积物从近岸到远岸有总体变细的趋势,2008年这一区域的沉积物与2006年相比有明显细化趋势。10年尺度上曹妃甸东部海域主潮流通道——老龙沟深槽的冲刷强度为21.3cm/a,冲刷强度不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从百年尺度来看,曹妃甸沿岸潮滩与近岸浅滩的淤积速率大约在0.9~1.5cm/a之间。曹妃甸近岸河口区域底质沉积物的细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挖泥造成的,适当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势在必行。老龙沟深槽的维持得益于研究区广阔的纳潮水域,在港口设计规划中自觉维持纳潮量关系到整个潮汐汊道系统的稳定性。
- 张宁殷勇潘少明刘志勇黎刚何华春
- 关键词:潮汐汊道
- 海南岛东北部海域海砂资源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5
- 2018年
- 海南岛周边浅海海砂资源丰富,其东北部海域砂、砾质沉积物分布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超过10m,均为全新世海相沉积。通过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的水深、地层、沉积物粒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海砂资源的分布、范围、规模、厚度及沉积环境,对海砂的质量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位于琼州海峡东口的潮流沙脊区是海砂的主要分布区域,沉积厚度在20m以上,海砂分选好、次圆状,砂含量超过80%,海砂各项指标良好,用途广泛。研究区海砂资源主要受海底地形和潮流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属全新世陆架潮流沉积体系,近岸处亦受到陆域物质输入和浅水波浪的影响,沉积物来源主要为琼州海峡内部和粤西,海南岛的物质供给可能相对较少。
- 仝长亮黎刚陈飞张匡华
- 关键词:沉积物特征
- 冰消期Labrador洋流历史变化
- 黎刚David J.W.Piper
- 氧同位素3期以来长江河口区沉积环境演化
- 由于末次冰期长江古河谷的强烈下蚀导致长江三角洲地区氧同位素2期(MIS2)以前的地层被大量侵蚀.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层层序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冰后期地层层序研究,对于MIS3期高海面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层发育状况目前还缺乏响应的研究...
- 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