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音颂
- 作品数:4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洛伦茨曲线评价水驱油藏驱替均衡程度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无法有效定量描述驱替均衡程度的问题,利用高台子油层各井动态指标和小层纵向上的注采关系占总体的比重情况,绘制相应的洛伦茨分布曲线,得到用于量化评价油藏平面、纵向驱替均衡程度的“开发均衡指数”,该值小于0.4时驱替程度相对均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评价二次开发前后水驱油藏的驱替均衡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区采出情况均衡指数降低了0.1615,含水情况均衡指数降低了0.0950,整体驱替均衡程度达到了相对均衡的水平,但纵向上仍差异悬殊。建立的洛伦茨曲线评价驱替均衡程度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单井产能差异所造成的驱替不均衡情况,准确度高。研究成果为二次开发水驱油藏的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提供了定量标准。
- 刘音颂赵宇璇杨二龙杨二龙
- 关键词:洛伦茨曲线二次开发高台子油层
- 提高产甲烷采油菌产甲烷气速率的方法、模拟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产甲烷采油菌产甲烷气速率的方法、模拟装置,所述提高产甲烷采油菌产甲烷气速率的方法,包括注入剂及激活体系,所述激活体系包括激活液及二氧化碳;将所述注入剂及所述激活体系注入到储层;所述激活液及所述二氧化碳...
- 吴景春沈毅石芳赵博赵阳刘音颂
- 一种微乳液型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采油中的应用、驱油纳米乳液
-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乳液型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采油中的应用、驱油纳米乳液。本发明提供了微乳液型驱油剂在油田采油中的应用,所述微乳液型驱油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表面活性剂15~35%、水55~7...
- 刘音颂 张秀梅 姚秀田 杨二龙 王敏 刘俊豪 翟昊晨
- 一种生物培养瓶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培养瓶,这种生物培养瓶由瓶体、瓶盖、分隔板构成,瓶体与瓶盖均为方形的,瓶盖扣置在瓶体的瓶口处,瓶体内有分隔板,分隔板并排设置在瓶体内;瓶体的底部有插槽,插槽彼此间隔设置,分隔板插入插槽中。本实用...
- 刘音颂吴景春李占东艾绍新运治国
- 文献传递
- 一种应用于矿产勘查中的指南针
- 一种应用于矿产勘查中的指南针,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有太阳能辅助光源和指南针等多功能的野外勘探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圆柱体结构,在所述本体上开有圆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指南针;所述本体内部开有若干夹层,夹层口中皆设...
- 李占东胡慧婷刘音颂张海翔刘超王娜李阳
- 文献传递
- 致密油、页岩油的开采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开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开采的油井中的采油指标,响应于所述采油指标低于设定阈值,触发针对油井的采油控制;通过安置于待开采的井底的电加热装置,对井底的近井储层进行加热,使得近井储...
- 吴文明杨二龙屈鸣刘音颂董驰
- 一种污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污泥臭气的方法
- 一种污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污泥臭气的方法,它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污泥臭气的方法。污泥臭气的生物处理系统包括臭气收集装置、臭气风机、进气管、生物除臭塔...
- 韩洪军刘音颂李志远
- 文献传递
-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对细菌在油水界面的影响研究
- 2018年
- 实验筛选到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DY1。对该菌株在油水界面处的运动行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对其生理生化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显微观察。细菌DY1在接触原油介质初期,由于细胞较强的亲水性,在油水界面处出现宽度约20μm的"真空带",加入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后,"真空带"逐渐消失,细菌细胞开始向油水界面聚集并出现"在位繁殖"现象。实验分析表明,加入0.05%羧酸盐表活剂后,细菌DY1的代谢作用增强,产生了部分活性物质:与仅加入表活剂或单独细菌营养液相比,表面张力分别降低了28.2%、19.1%,说明羧酸盐表活剂对细菌能够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细菌对原油的利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在羧酸盐表活剂的协同作用下,微生物驱油采收率比水驱提高3.7个百分点,达到5.2%(OOIP)。
- 李东翰李蔚所艳华罗庆吴景春刘音颂
- 关键词:细菌油水界面驱油效率
- SBR法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石油烃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采用序批式(SBR)活性污泥法处理煤化工废水。通过分析不同周期、进水浓度、pH、温度、DO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确定了SBR法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SBR处理周期为24h的条件下,进水CODCr为1 200~1 400mg/L,石油烃类为50~70mg/L,pH为6.8~7.1,DO为3.5mg/L左右,温度约为25℃时,该工艺对CODCr和石油烃类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85%和76%。该工艺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 韩洪军周飞祥刘音颂李志远
- 关键词:SBR煤化工废水石油烃类
-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煤制气废水中长链烷烃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 我国在向清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过渡的未来几十年中,由于“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新一代煤制气产业将扮演特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煤制气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酚类化合物、难降解有机物和有毒污染物,国内外煤制气废水的治理...
- 刘音颂
- 关键词:长链烷烃生物强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