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的运移阻力及主要影响因素
- 2015年
- 本文开展了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注入条件和不同岩心尺度下的渗流实验,研究了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阻力特性在岩心中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溶液浓度及流速均对阻力系数有显著影响。在低流速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溶液浓度越高,聚合物驱阻力系数越大;在高流速下,聚合物驱阻力系数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浓度、注入速度的综合影响,且不同的聚合物溶液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聚合物驱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在长岩心实验中均呈现出注入端数值相对较大,后面各段数值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特征。
- 陈仕宇刘凯吴春林
- 关键词:残余阻力系数
- 尺度效应对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化学驱油剂存在色谱分离及评价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合适尺度模型问题,利用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采出液中碱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利用淀粉-碘化镉法定量测定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在油藏温度69℃的条件下,分别考察30,100和240 cm填砂管对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砂管尺度从30 cm增加到240 cm,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的无因次突破时间依次增加;填砂管尺度从30 cm增加到100 cm,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运移滞后系数均相差较大,色谱分离严重,但色谱分离程度没有加剧;填砂管尺度从100 cm增加到240 cm,色谱分离程度有减弱的趋势。实验室及油田现场评价三元复合驱效果的模型尺度应超过100 cm。
- 杨长春岳湘安张立娟刘凯张昱
-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
-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抽油系统悬点载荷计算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论证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具有易下行的能力,在分析该泵的工作原理及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稠油掺稀生产井中应用时的悬点载荷计算模型,通过与常规管式泵的载荷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发现该泵具有易下行的功能,并分析了影响下行的因素。应用该悬点载荷计算模型对稠油掺稀生产井A井的最大、最小载荷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误差均在10%以内,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 吴健朱明曹光朋范卫潮刘凯
- 关键词:抽油系统悬点载荷载荷计算
-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填砂管模型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的渗流实验,研究了填砂管渗透率及长度对于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填砂管渗透率和长度不同的条件下,三元复合体系均发生了明显的色谱分离现象。当填砂管渗透率从0.601μm2减小到0.390μm2时,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程度增加;当填砂管长度从100 cm增加到240 cm时,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程度有所增加。说明填砂管渗透率和长度是影响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重要因素,且填砂管渗透率的变化对于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影响程度大于长度。
- 刘凯岳湘安杨长春苏群徐金涛张德鑫
- 关键词: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渗透率
-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孔喉模型中机械降解的主控因素被引量:9
- 2018年
- 为明确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孔喉模型中机械降解的主控因素,开展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孔喉模型中的机械降解实验,分析其流速、质量浓度及储层孔喉比和地层水总矿化度等因素对其机械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孔喉模型中机械降解的主控因素为流速和孔喉比,其质量浓度和地层水总矿化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孔喉模型中机械降解的影响不明显;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孔喉模型中机械降解导致的粘度损失率随流速增加而增加,且存在临界流速和极限流速2个机械降解流速特征值;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通过串联孔喉模型时,机械降解主要发生在前4个孔喉模型,说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油藏中发生机械降解的关键部位是近井地带。
- 赵胜绪岳湘安岳湘安张立娟张立娟刘凯
- 关键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驱粘度
- 乳状液在储层中的注入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制备了一种稳定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体系,开展了此乳状液在30 cm长均质柱状岩芯的渗流实验,模拟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模拟储层中运移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3.673μm的乳状液在渗透率0.6~1μm^2的岩芯中注入性和调驱能力都较好;当乳状液平均粒径与孔道平均直径的比值dr≤0.33时,乳状液的注入性较好,当dr〉0.33时,随着dr的增大,乳状液的注入性迅速变差。
- 徐金涛岳湘安宋伟新张德鑫苏群刘凯
- 关键词:乳状液注入性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