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扬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型胶原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含量
  • 2篇小鼠
  • 2篇铝酸钠
  • 1篇蛋白酶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凋亡
  • 1篇定值
  • 1篇形貌
  • 1篇形貌可控
  • 1篇性能表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博辉瑞进...

作者

  • 9篇张扬
  • 7篇高建萍
  • 7篇张贵锋
  • 5篇孔英俊
  • 2篇郑诗礼
  • 2篇马淑花
  • 1篇李勇超
  • 1篇唐振华
  • 1篇马莉
  • 1篇张懿
  • 1篇孙文乐
  • 1篇丁健
  • 1篇高毅
  • 1篇丁爱娟
  • 1篇杨靖
  • 1篇彭青
  • 1篇徐丽明
  • 1篇李阳
  • 1篇康跻耀
  • 1篇王月娇

传媒

  • 4篇生物学杂志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牛Ⅰ型胶原的性能表征及标准样品研制
2024年
以牛Ⅰ型胶原作为研究对象,胶原标准样品研制为目标,对其红外光谱特征、三螺旋结构、热稳定性、氨基酸覆盖率、端肽残留、分子质量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将羟脯氨酸含量作为判定依据对产品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利用SDS-PAGE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以8家实验室测定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胶原蛋白的质量要求。该牛Ⅰ型胶原产品在95%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4℃放置2周、4周,25℃放置1周、2周,反复冻融1次、3次和5次及在-20℃放置6个月,产品稳定性良好;羟脯氨酸含量的定值结果为11.17%,置信度为95%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k=2)。因此,该牛Ⅰ型胶原可作为国家标准样品用于胶原产品的质量评价。
高建萍张天阳张扬张扬罗希孔英俊孔英俊徐丽明
关键词:性能表征均匀性稳定性定值
炭药提取液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组成的影响
2023年
研究炭药提取液(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Ⅰ、Ⅲ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小鼠全皮层创伤为模型,将液体敷料1、液体敷料2涂抹于小鼠背部伤口,给药3、6、9、13、17和21 d后,通过液质联用法测定小鼠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表明: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能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并加速结痂掉落,并在第9、13天明显增加总胶原的含量(P<0.01);第3、9天,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组的Ⅰ、Ⅲ型胶原含量均大于空白组(P<0.05);且在第17、21天,两组胶原Ⅰ/Ⅲ的比例均大于空白组(P<0.01)。研究为探索炭药提取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提供基础。
王俊杰高建萍张扬张贵锋马莉
关键词:创面愈合
基于超高压技术的牛骨蛋白绿色提取工艺初探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绿色牛骨蛋白提取工艺,利用超高压技术在温和环境中破坏骨结构,加速牛骨蛋白释放。以脱钙牛骨粉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保压时间、作用压力和环境pH在牛骨蛋白超高压提取工艺中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得出超高压提取牛骨蛋白的最佳条件。响应面实验回归模型显著,误差较小,模型适用于本实验理论解释。结果表明,在保压时间54 min、作用压力189 MPa和环境pH 6.7时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35.62%,与理论模型预测值吻合度达98.8%。将提取次数增加到3次,提取率可达54.2%,结合酶提取率可达59.3%。建立超高压提取牛骨蛋白工艺,实现牛骨蛋白的绿色提取。
杨浩张扬高建萍康跻耀孔英俊张贵锋张万忠
关键词:牛骨蛋白超高压提取响应面优化
一种用超声场强化铝酸钠结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超声场强化铝酸钠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铝酸钠结晶过程中加入超声外场强化结晶过程;(2)通过调节不同频率不同功率的超声外场,可以快速得到晶习不同的纯净铝酸钠晶体。该方法不加入晶...
马淑花张扬丁爱娟郑诗礼张懿
文献传递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被引量:6
2022年
对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Cornus iridoid glycosides,CIG)成分进行提取、富集和鉴定,并探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形态和凋亡的影响。通过超声提取CIG并经D101大孔树脂去除色素和糖等影响检测的成分,CIG提取物经HPLC-MS检测并与标准品比对和鉴定。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凋亡实验探究CIG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影响。结果表明,0.5~50μg/mL CIG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抑制因高糖引起的细胞萎缩和凋亡。山茱萸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张扬张扬杨靖高建萍孔英俊孔英俊张贵锋张贵锋
关键词:山茱萸环烯醚萜苷HPLC-MS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被引量:3
2022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首先识别小鼠Ⅰ、Ⅲ型胶原蛋白特征多肽,分别为GSEGPQGVR、GPSGFR。采用子离子及保留时间定性,以GLAGMK为内标对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特征多肽在1~500 m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加标回收率在86%~118%之间。小鼠生长过程中,肝、肺、肾中Ⅰ型胶原蛋白的比例呈增加趋势,Ⅰ、Ⅲ型胶原蛋白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方法前处理简便高效、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小鼠肝、肺、肾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精确定量。
高建萍张扬张扬王俊杰徐军孔英俊孔英俊张贵锋
超声波强化铝酸钠结晶工艺被引量:4
2013年
实验考察了超声波强化铝酸钠结晶过程中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对铝酸钠结晶和晶体形貌的影响,获得了超声波强化铝酸钠溶液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显著强化铝酸钠结晶过程,在结晶温度60℃、超声频率45 kHz、功率100 W的最优工艺条件下,结晶产品为水合铝酸钠,分子式为4NaAlO2·5H2O,晶体随反应条件不同可呈现片状、八面体、无规则等多种形貌.超声波作用使结晶诱导期缩短66%,溶液的电导率提高1.5倍,溶液中SiO2浓度降至5 g/L.
孙文乐张扬马淑花王月娇丁健唐振华郑诗礼
关键词:超声波电导率
小鼠生长过程中肝、肺、肾胶原蛋白与MMP-1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对小鼠生长过程中肝、肺、肾胶原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0–18周的小鼠肝、肺、肾为研究对象,通过HPLC法对不同周龄小鼠肝、肺、肾中羟脯胺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比例进行测定,并换算得到胶原蛋白的含量;利用ELISA检测不同周龄小鼠肝、肺、肾中MMP-1的含量和活性。结果表明,小鼠肝、肺、肾中胶原含量各不相同(肺(COL)>肾(COL)>肝(COL)),且随着周龄的增加胶原蛋白含量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肝、肺、肾中胶原蛋白含量分别在第9、6、9周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52 ng/mg、54.10 ng/mg、19.20 ng/mg;9–18周呈缓慢降低趋势。ELISA检测结果表明,小鼠肝、肺、肾中MMP-1的含量随周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MMP-1活性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这表明组织内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会抑制MMP-1的分泌。
高建萍张扬张扬孔英俊孔英俊
关键词:肺脏肾脏胶原蛋白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
表面改性PET网状纤维支架材料制备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
2024年
以氨气作为等离子体气体,对合成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获得了一种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得到改善的网状纤维支架材料PET-LTPT。通过XPS光电子能谱仪、水接触角、电镜、BET比表面积测定对材料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同时培养肝细胞测定其生物相容性,并对其开展体外细胞毒性、皮内反应试验以及皮肤致敏试验以评估其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PET材料引入了N元素,含量为2.38wt%,亲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P<0.001),比表面积为0.37 m^(2)/g。PET-LTPT生物安全性良好,人肝癌细胞C3A细胞在处理后的PET-LTPT材料上实现黏附和增殖,证明了表面改性PET网状纤维支架材料用于生物人工肝用肝组织化三维培养具有可行性。
李阳李阳高建萍彭青张扬彭青
关键词:PET低温等离子体生物安全性评价人工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