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 作品数:17 被引量:7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全球氢能产业政策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9 2021年 氢能是清洁零碳、长期存储、灵活高效的二次能源,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首先分析了氢能的特点,阐述了氢能产业链上游氢气制备、中游氢能的储存运输及下游应用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主要国家及地区的氢能产业布局、示范项目开展情况及国家政策;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氢能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韩笑 张兴华 闫华光 康建东 李俊辉 张豪关键词:氢能 基于阵列式方法的水冷壁腐蚀测量研究 我国锅炉水冷壁受高温腐蚀的影响特别严重,将近八成的电站锅炉都曾出现由于水冷壁的严重腐蚀而不能正常运行,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还有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燃煤锅炉中由硫和氯元素引起... 张豪关键词:锅炉水冷壁 文献传递 基于RTDS/CBuilder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方法 被引量:30 2009年 提出了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方法。在RTDS/CBuilder环境下,采用多线程和双链表稀疏矩阵技术开发了实时机电暂态仿真程序。提出了电磁和机电侧接口等值电路模型,并将RTDS电磁模型与实时机电暂态程序进行了连接,建立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在详细分析含直流输电局部电网的同时,又能较准确地考虑交流系统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混合实时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贾旭东 李庚银 赵成勇 洪潮 王哲 张豪 彭谦关键词:电力系统仿真 实时仿真 基于RTDS的电力系统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研究 针对传统电磁暂态仿真规模不够和机电暂态仿真精度不足,难以满足含高压直流输电和灵活交流输电设备的现代电网的仿真需要,而在RTDS平台下将电磁暂态计算与机电暂态计算进行实时接口,在一次仿真中同时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的机电暂态仿... 张豪 肖湘宁 赵成勇 张海波关键词:电磁暂态 实时仿真 电力系统 文献传递 一种燃烧后脱碳NGCC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MEA脱碳技术领域的一种燃烧后脱碳NGCC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子系统、超临界CO<Sub>2</Sub>朗肯循环子系统和MEA脱碳子系统。本系统目的在于减少NGCC电厂与脱碳过程耦合带... 徐钢 高亚驰 白璞 肖瑶 张豪 胡玥文献传递 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不均流问题研究 LLC谐振变换器由于其软开关特性以及高频工作条件,拥有传输效率高以及功率密度大的优异性能。但是输出电流纹波以及元器件应力限制LLC谐振变换器的进一步应用,针对低电压大电流的应用场景,交错并联的应用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纹波问题... 张豪关键词:LLC谐振变换器 交错并联 均流控制 脉宽调制 亚稳相稀土镍基氧化物电子相变功能特性调控 稀土镍基氧化物RENiO3(其中RE≠La)是一种强关联电子氧化物材料,随外界环境的改变(电场、温度、光及压力等),会表现出显著的金属-绝缘体相变(MIT)特征。强关联电子氧化物材料的金属-绝缘体转变特性,在临界温度热敏... 张豪关键词:复合材料 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接口技术 被引量:10 2009年 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相互独立的机电暂态程序与电磁暂态程序由于各自的不足和局限,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力系统对仿真技术的要求;如果能在一次仿真过程中同时实现大规模电网的机电暂态仿真与部分电网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那么对详细分析系统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口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接口位置选择、等值电路形式、数据交互方式以及数据转换等核心问题,并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平台下初步实现该技术。 王哲 张豪关键词:电磁暂态仿真 机电暂态仿真 混合仿真 接口 实时仿真 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弧形带孔导流板的空冷单元流场引导装置,包括底部的轴流风机和轴流风机上端的A型框架,轴流风机上方设有步道,A型框架上端设有支撑梁,A型框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散热翅片管束,A型框架顶端设有蒸汽分配管,A... 徐钢 赵晋辉 齐震 张豪 刘彤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钙基脱碳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钙基脱碳余热利用领域的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钙基脱碳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子系统、钙基脱碳子系统和余热利用子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将钙基脱碳过程的煅烧后循环吸收剂冷却热、碳酸化塔反应热... 徐钢 高亚驰 郑清清 杨佐勋 张豪 胡玥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