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多

作品数:23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脱氧
  • 10篇脱氧葡萄糖
  • 9篇结核
  • 8篇显像
  • 7篇影像
  • 7篇氟代脱氧葡萄...
  • 5篇肿瘤
  • 5篇计算机断层
  • 4篇影像表现
  • 4篇正电子
  • 4篇正电子发射
  • 4篇结核病
  • 4篇肺结核
  • 4篇符合线路SP...
  • 4篇SPECT/...
  • 4篇CT
  • 3篇断层扫描
  • 3篇样癌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3篇李多
  • 20篇吕平欣
  • 4篇吕岩
  • 3篇王萌
  • 3篇张卫红
  • 3篇陈步东
  • 3篇李亚威
  • 2篇马大庆
  • 2篇李成海
  • 2篇王东坡
  • 2篇王岳
  • 2篇贺伟
  • 1篇周新华
  • 1篇孙萌萌
  • 1篇周震
  • 1篇谢汝明
  • 1篇骆宝建
  • 1篇袁小东
  • 1篇刘佳萍
  • 1篇姜继国

传媒

  • 6篇结核病与胸部...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结核核磁共振影像分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颅内结核核磁共振影像表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420例颅内结核患者的MRI资料并随访患者的预后。42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男220例,女200例,年龄8~83岁,中位年龄28.5岁。根据MRI影像表现分型,420例中脑膜结核93例,脑实质结核192例,混合型颅内结核82例。头颅MRI无异常31例,表现为小片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22例。本研究结果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脑膜结核的MRI表现为脑膜渗出增厚强化,继发性改变包括脑积水、脑血管炎、脑梗死和颅神经受累。脑实质结核包括脑实质结核瘤、结核脓肿和结核性脑炎,脑实质结核瘤表现为实性结节影,在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中心出现干酪坏死后表现为T2WI低信号,干酪坏死液化时在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干酪坏死时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节,伴干酪坏死时为环形强化结节;结核脓肿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脓肿壁伴扩散受限加重的脓液;结核性脑炎表现为脑回样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混合型颅内结核同时具有脑膜结核和脑实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脑膜结核型入院及出院时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53±30)和(61±28)分,脑实质结核型分别为(77±29)和(81±26)分,混合型颅内结核分别为(58±29)和(66±28)分,脑膜结核型及混合型颅内结核入院及出院时的Barthel评分均明显低于脑实质结核型(P<0.001)。近期(出院时)预后不良(Barthel评分≤60分)的患者151例,远期(随访至少12个月)预后不良的患者71例中死亡35例,遗留功能障碍者36例。脑膜结核型近期预后不良的患者占50.5%(47/93),远期预后不良的患者占25.8%(24/93),病死率为15.1%(14/93);脑实质结核型近期预后不�
李多吕岩王岳马大庆侯代伦吕平欣
关键词:结核磁共振成像预后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分析(附132例报告)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以及不同型别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4种类型,统计分析不同CT分型患者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不同CT型别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两两比较时,以P<0.00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CT分型结果为:上叶空洞型36例(27.3%),结节支气管扩张型61例(46.2%),混合型15例(11.4%),不易分类型20例(15.2%)。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不同CT分型组中,男性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为上叶空洞型(86.1%,31/36)、不易分类型(70.0%,14/20),混合型(53.3%,8/15)和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4.6%,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12,P<0.001)。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5±13.8)岁、(58.1±13.3)岁、(61.3±10.4)岁和(51.0±17.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5,P=0.140)。上叶空洞型患者中吸烟者占64.7%(22/34),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患者(13.0%,7/54)(χ^2=25.258,P<0.001)。上叶空洞型患者发生肺气肿者占66.7%(24/36),发生间质纤维化改变者占33.3%(1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分别为13.1%(8/61)和0.0%(0/61)](χ^2=29.369、23.204,P值均<0.001)。上叶空洞型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1.1%(2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3.0%,14/61)(χ^2=14.125,P<0.001);混合型患者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6.7%(10/15),同样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χ^2=10.649,P=0.001)。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最常见;上叶空洞型好发于男性有肺气肿和(或)间质纤
李多房坤王珏周震吕平欣
关键词:肺疾病诊断显像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观察前纵隔肿瘤^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病理证实的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18F-FDG符合线路图像及CT资料。记录肿块最大径、目测分级、术后病理及胸腺肿瘤的Masaoka分期。结果前纵隔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1cm(3.0~14.0cm)。前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证实:霍奇金淋巴瘤5例,胸腺癌6例,胸腺瘤2例,其他良性病变7例(囊性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脂肪瘤1例,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病变目测分级0级4例,1级3例,2级2例,3级11例。肿块最大径与目测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7,为低度相关。良性病变组目测分级低于霍奇金淋巴瘤及胸腺癌(P〈0.01),良性病变与胸腺瘤的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21),胸腺癌目测分级高于胸腺瘤(P=0.03),胸腺癌与淋巴瘤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36)。以目测放射性摄取低于纵隔为标准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5%,仅1例假阳性病例为巨淋巴结增生症。目测分级1级的胸腺瘤为Masaoka I期胸腺瘤。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当前纵隔肿瘤FDG摄取程度低于纵隔时提示为良性病变或可以直接手术切除的低危胸腺瘤;胸腺癌与淋巴瘤均为高FDG摄取病变,因此当前纵隔病变FDG摄取程度明显高于纵隔,结合CT鉴别胸腺癌与淋巴瘤有困难时,需要穿刺活检以取得病理诊断指导治疗。
李多曹宝霞吕平欣
关键词:前纵隔肿瘤^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
目的:本研究通过描述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实现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材料和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52例患者(46例男性和6例女性,平均年龄61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
李多陈步东吕平欣
关键词:肺癌肺结核CT
^18F-FDGPET或PET/CT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2012年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对肺结核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彻底治愈患者,不仅在于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随着短程化学疗法的广泛应用和老年患者、耐药患者、合并糖尿病、免疫损害等肺结核患者的增多,使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日趋复杂。判断结核的累及部位、活动性及对抗结核治疗的反应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时发现耐药结核调整治疗方案等有重要作用。
李多吕平欣
关键词:^18F-FDGPET肺结核病PET/CT短程化学疗法耐药结核
颅内结核核磁共振影像分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0年
目的分析颅内结核核磁共振影像表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420例颅内结核患者的MRI资料并随访患者的预后。42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男220例,女200例,年龄8~83岁,中位年龄28.5岁。根据MRI影像表现分型,420例中脑膜结核93例,脑实质结核192例,混合型颅内结核82例。头颅MRI无异常31例,表现为小片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22例。本研究结果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脑膜结核的MRI表现为脑膜渗出增厚强化,继发性改变包括脑积水、脑血管炎、脑梗死和颅神经受累。脑实质结核包括脑实质结核瘤、结核脓肿和结核性脑炎,脑实质结核瘤表现为实性结节影,在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中心出现千酪坏死后表现为T2WI低信号,千酪坏死液化时在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干酪坏死时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节,伴干酪坏死时为环形强化结节;结核脓肿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脓肿壁伴扩散受限加重的脓液;结核性脑炎表现为脑回样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混合型颅内结核同时具有脑膜结核和脑实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脑膜结核型人院及出院时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53±30)和(61±28)分,脑实质结核型分别为(77±29)和(81±26)分,混合型颅内结核分别为(58±29)和(66±28)分,脑膜结核型及混合型颅内结核人院及出院时的Barthel评分均明显低于脑实质结核型(P<0.001)。近期(出院时)预后不良(Barthel评分≤60分)的患者151例,远期(随访至少12个月)预后不良的患者71例中死亡35例,遗留功能障碍者36例。脑膜结核型近期预后不良的患者占50.5%(4793),远期预后不良的患者占25.8%(24/93),病死率为15.1%(14/93);脑实质结核型近期预后不良
李多吕岩王岳马大庆侯代伦吕平欣
关键词:结核磁共振成像预后
胸部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3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表现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胸部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影像资料,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18 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结果肿块位于前纵隔1例,右中纵隔1例,左上肺门1例,类圆形1例,分叶状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2例,肿块最大径4.4~5.9cm;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1例患者伴有单侧胸腔积液。肿块放射性分布不均匀2例,大致均匀1例;目测分级2级1例,3级1例,4级1例,T/Nmax值4.5~7.2。结论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肿块,葡萄糖代谢不同程度的增高,葡糖糖代谢明显增高的病变需要与恶性病变鉴别。
李多薛云龙吕平欣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症胸部18氟-脱氧葡萄糖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4例胸腔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灶的病理类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 8例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2例,良性神经鞘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6例间叶组织肿瘤(良性孤立性纤维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按照良恶性分组为良性组10例和恶性组4例。良性组与恶性组平均年龄及CT征象均无统计学差异。恶性组T/L及T/M明显高于良性组,并且有统计学差异(13. 31 vs 4. 91,P=0. 036;3. 12 vs1. 13,P=0. 002)。以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5. 7%,敏感性100%,特异性80. 0%,2例假阳性病例均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神经源性肿瘤与间叶组织肿瘤CT表现及符合线路显像特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鉴别胸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并且鉴别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准确率较神经源性肿瘤高,具有简便直观的优势,有利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李多张卫红李亚威王萌吕平欣
关键词:神经源性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氟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SPECT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及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影像表现及文献复习
李多吕平欣
CT评价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作用被引量:32
2013年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至今它仍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活动性肺结核又是结核病中危害性很大的一种,后者是临床概念,指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病,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及肺部病理改变,有一定传染性的肺结核。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结核杆菌(简称菌阳)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金标准,但肺结核患者中的菌阳率仅20%-55%,在我国60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能检出结核杆菌者仅200万,
吕平欣李多骆宝建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结核病灶CT评价结核杆菌肺泡灌洗液肺结核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