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荣民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中锰钢
  • 3篇锰钢
  • 2篇退火
  • 2篇相变
  • 2篇耐磨
  • 2篇耐磨性
  • 2篇耐磨性能
  • 2篇奥氏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稳奥氏体
  • 1篇塑性
  • 1篇退火处理
  • 1篇逆相变
  • 1篇相变诱导塑性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马氏体
  • 1篇磨料磨损
  • 1篇磨损
  • 1篇耐磨钢
  • 1篇高强度钢

机构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4篇孙荣民
  • 3篇王存宇
  • 3篇曹文全
  • 2篇徐文欢
  • 1篇周荣
  • 1篇时捷
  • 1篇邱建备
  • 1篇王玉辉
  • 1篇王辉

传媒

  • 3篇钢铁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锰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高锰钢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但在中低载荷下的耐磨性能较低。目前,国内外一直在开发各种低合金耐磨钢以取代高锰钢,但国内开发的大部分低合金马氏体钢,由于成分不均及工艺的先天不足,虽然强度、硬度达到了要求,韧性却普遍较低,耐磨性...
孙荣民
关键词:中锰钢耐磨性能相变诱导塑性
文献传递
冷轧中锰钢的成形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时间对中锰钢(0.1C-5Mn)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扩孔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EBSD)对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和扩孔试验测定了不同退火状态下中锰钢的强度、塑性和扩孔率。研究表明,中锰钢在650℃下逆转变退火获得了含有大量奥氏体相的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组织,强塑积(Rm.A)达到30GPa.%以上;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但过多亚稳奥氏体对钢的综合成形性能不利。
徐文欢孙荣民王存宇周荣时捷曹文全
关键词:中锰钢亚稳奥氏体力学性能
新型中锰马氏体高强度钢的耐磨性能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销盘式磨料磨损试验和三体冲击磨料磨损试验研究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12%和0.19%新型中锰马氏体高强度钢的磨损行为,并与Hardox450钢和21C钢进行耐磨性能对比。用磨损失重量表征耐磨性能,利用LOM、SEM和XRD等设备研究材料磨料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新型中锰钢耐磨性能与Hardox450钢及21C钢相当。在销盘式磨料磨损试验和三体冲击磨料磨损试验中,马氏体高强钢的耐磨性能与材料的硬度呈线性关系,硬度越高,材料耐磨性越好。由于锰的添加,新型中锰钢的优点不仅在于具有锰的固溶强化特性提高耐磨性能,还在于该钢的淬透性几乎与该钢的冷却速度无关,因而该钢具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潜力。
孙荣民徐文欢王存宇邱建备曹文全
关键词:耐磨钢马氏体磨料磨损
逆相变退火处理Fe-Mn-C中锰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2
2021年
为了研究奥氏体逆相变(austenite reverse transformation,ART)退火处理对Fe-Mn-C中锰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ART退火处理1、10和360 min后Fe-5Mn-0.2C中锰钢为基础,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WE-300型拉伸试验机和ML-10型销盘式磨料磨损试验机对其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RT退火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在原奥氏体板条之间形核并长大,原始马氏体组织逐渐转变为铁素体-奥氏体板条交替分布的复合组织。随着ART退火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加(由18.4%提高到33.6%),Fe-5Mn-0.2C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随着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强塑积由25613提高到44496 MPa·%,其耐磨性与目前广泛应用的ZGMn13耐磨钢、Hardox450耐磨钢和中碳马氏体耐磨钢相当。
孙荣民李国阳王辉王存宇王玉辉曹文全
关键词:中锰钢残余奥氏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