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螯虾
  • 2篇克氏原螯虾
  • 1篇低PH
  • 1篇多糖
  • 1篇云芝
  • 1篇云芝多糖
  • 1篇突变
  • 1篇尼罗
  • 1篇温度
  • 1篇稳定性
  • 1篇罗非鱼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克氏原螫虾
  • 1篇酚氧化酶
  • 1篇氨氮
  • 1篇奥尼罗非鱼
  • 1篇NILOTI...
  • 1篇OREOCH...
  • 1篇补体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作者

  • 3篇朱毅菲
  • 1篇熊传喜
  • 1篇许国焕
  • 1篇付天玺
  • 1篇王良发
  • 1篇龚全
  • 1篇吴月嫦
  • 1篇王小玉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龚全许国焕付天玺吴月嫦王小玉朱毅菲
关键词:云芝多糖补体
温度、pH对克氏原螯虾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以克氏原螫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材料,研究温度、pH对其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以L-dopa为反应底物,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20,30,40,50,60,70℃)内,测得酚氧化酶活力的最适温度为20℃,随温度升高酶活力迅速下降,该酶在20~40℃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30℃时最稳定;该酶的最适pH7.0,在pH6.0和7.0的缓冲系统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朱毅菲熊传喜王良发
关键词:克氏原螫虾酚氧化酶PH温度稳定性
不同浓度氨氮、不同低pH突变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就不同浓度氨氮、不同低pH作用于克氏原螯虾48h内,对其与抗病力有关的十项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主要结果如下: 1.采用人工添加氨氮的方法,设置氨氮浓度梯度为0/(对照/),25,50...
朱毅菲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氨氮低PH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