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钢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交通大学省部共建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有机负荷及DO对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考察有机负荷和DO对SBR反应器中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以模拟榨菜废水为基质,对SVI、最小沉降速率、脱氢酶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及颗粒污泥粒度分布等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负荷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有机负荷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颗粒污泥的稳定,过高会抑制颗粒污泥生长,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蛋白(PN)含量下降,颗粒污泥可能解体,颗粒污泥稳定性变差。当反应器COD有机负荷为5.4 kg/(m3·d)时,颗粒污泥EPS含量最高,且以PN为主,颗粒平均粒径较大,分布均匀,稳定性较好。DO过低易引发丝状菌繁殖,导致颗粒污泥不稳定,增加DO浓度可促使颗粒污泥生长,颗粒粒径分布更集中,但过高则会由于提供过高的水力剪切力会使系统内颗粒污泥发生解体,影响系统稳定性。当反应器在DO质量浓度为6 mg/L条件下运行时,颗粒污泥EPS以胞外多糖(PS)为主。
- 董苗苗陈垚蒋彬喻钢
- 关键词: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DO
- 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机制被引量:4
- 2013年
- 对SBR反应器中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颗粒粒径分布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操作条件下产生了结构、形态不同的颗粒污泥,盐胁迫方式是影响颗粒污泥形态的主要因素,反应器有机负荷和Al3+的添加对颗粒污泥的结构有一定影响,同时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和盐胁迫方式是适度诱发丝状菌的有效控制措施。不同反应器中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差异性较大,颗粒的离散度与平均粒径呈正相关。在高盐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晶核理论、丝状菌理论和胞外聚合物(EPS)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浓度初始盐胁迫选择压下形成的颗粒污泥较密实,以EPS架桥模型为主,同时存在适量的丝状菌可缠绕连接胶团菌作为絮体的骨架;高浓度初始盐胁迫选择压下形成的颗粒污泥较疏松,周边布满丝状菌菌丝,并呈分散式增长,以丝状菌相互缠绕模型为主。
- 陈垚杨白露喻钢李春龙
- 关键词:高盐废水好氧颗粒污泥盐胁迫
- 高盐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调控及处理榨菜废水效能研究
- 高盐榨菜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已成为制约库区特色支柱产业规模发展的瓶颈问题。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备沉降性能良好、抗污染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处理高含盐高浓度工业废水。但是高盐好氧颗粒污泥运行过程中的稳定...
- 喻钢
- 关键词:污泥处理序批式反应器
- 含盐废水尾水排放对近水域盐升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含盐废水尾水在不同排放方式下对江河近水域盐升分布的影响。[方法]运用FLUENT软件构建了缓流条件下淹没单口、淹没双口、非淹没单口、非淹没双口4种尾水排放方式下的盐升分布三维数学模型,得出了4种排放方式下排放口近水域的盐升分布规律,对各种排放方式下的最大盐升值和盐升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淹没双口排放方式优于淹没单口排放方式,非淹没双口排放方式优于非淹没单口排放方式。[结论]对近水域盐升分布影响最小的排放方式为非淹没双口排放方式。
- 喻钢陈垚李春龙
- 关键词:含盐废水排放方式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