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浩龙

作品数:29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油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资助项目总后勤部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5篇带电
  • 5篇油流
  • 5篇油流带电
  • 5篇机器人
  • 4篇油管
  • 4篇油管道
  • 4篇输油
  • 4篇输油管
  • 4篇流量计
  • 3篇电场
  • 3篇仪表
  • 3篇仪表系数
  • 3篇油罐
  • 3篇输油管道
  • 3篇静电
  • 3篇管内机器人
  • 2篇信息化
  • 2篇油料
  • 2篇油料装备
  • 2篇涡轮流量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空军油料研究...
  • 1篇兰州军区联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9篇孟浩龙
  • 20篇王菊芬
  • 10篇吕宏庆
  • 10篇李著信
  • 5篇蒲家宁
  • 5篇苏毅
  • 3篇吴红丹
  • 3篇余向明
  • 3篇罗耿
  • 2篇张其悦
  • 2篇薛水发
  • 1篇邓韧
  • 1篇张海明
  • 1篇宛西原
  • 1篇罗俊
  • 1篇易方
  • 1篇龙军
  • 1篇杨晓军
  • 1篇张怀安
  • 1篇田晓春

传媒

  • 5篇后勤工程学院...
  • 2篇油气储运
  • 2篇石油学报
  • 2篇计量技术
  • 2篇石油工程建设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包装工程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海洋工程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第五届石油天...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双向涡轮流量计计量特性研究
大部分机动油料加注装备上都装有流量计.有的油料加注装备同时具备抽回油的功能,因此需要双向流量计,以简化工艺流程.为此,笔者研发了一种新型双向涡轮流量计,使用时其前后无需直管段,质量和外形尺寸与传统涡轮流量计相当,因此非常...
王菊芬孟浩龙余向明罗耿吴红丹
关键词:仪表系数
文献传递
管内检测机器人在弯管处的通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管内检测机器人在弯管处的通过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空间几何体应满足的几何关系和力学平衡两方面条件出发,对单节机器人在弯管内的运动作了分析,建立了机器人通过弯管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计算,得出了单节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各运动轮上的弹簧伸缩量,并根据机器人在弯管内的尺寸限制,求得了机器人通过弯管的最大直径。算例证明了本模型得到的机器人运动轨迹平滑,解决了已有模型得到的轨迹存在间断点的问题,为机器人尺寸设计和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孟浩龙王菊芬
关键词:弯管通过性
管内检测机器人在水平直管内运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单节管内检测机器人在水平直管内从静止到匀速运动这一过程,得到了这一运动过程中机器人的运动规律。计算中将机器人作为运动边界,其受力由当前流场信息来获得,再根据受力来计算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前进距离,因边界运动而变化的计算区域根据新的边界条件用弹性变形和网格局部重构技术来更新。不同质量机器人在不同摩擦力下运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质量只影响机器人达到稳定运动的时间,而摩擦力会影响机器人的稳定运动速度和达到稳定运动的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动网格技术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可以为机器人的外形设计、速度控制研究以及操作运行提供参考。
孟浩龙李著信王菊芬吕宏庆苏毅
关键词:管内机器人动网格不可压缩流体计算流体力学
军用输油管道安全防护与战时抢修技术探讨
针对军用输油管道的基本功能和作业环境,探讨了战场上应用安全防护技术提高输油管道安全防护能力的基本途径,分析了战时管道遭到破坏时为恢复管道输油保障能力的抢修技术与操作流程,为安全防护和战时抢修技术应用于军用输油管道的持续保...
易方薛水发孟浩龙
关键词:安全防护
文献传递
输油管道油流带电的计算模型被引量:13
2006年
给出了层流和紊流条件下新的管道油流带电计算模型。基于Gavis J的放电机理,对管壁-油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流态下简单管道内电荷输运方程的表达式,并对方程的边界条件处理进行了研究。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油流速度、油的电导率和油温等因素对油流带电的影响,克服了以往模型中存在着难以确定的变量的缺点。利用计算模型对两条实验油道的油流带电量进行了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吻合。
王菊芬蒲家宁孟浩龙
关键词:输油管道流体流动层流
海上浮动软管的三维静态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提出了海上浮动软管的三维静态分析模型。在四级海情下,对输送柴油的软管求得了解析解,得出了软管在侧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及其所受的拉力,认为此时的软管是不安全的。
孟浩龙吕宏庆李著信苏毅张海明
关键词:海浪海流
管道内差压驱动机器人相关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管道内流场对机器人的驱动力是设计管内机器人外形尺寸的基本依据,本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所受的差压驱动力。在合理提出一些基本假设后,用一阶迎风和中心差分格式离散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附近流场的控制方程,用SIMPLE算法求得了不同入口流速下机器人附近的流场分布,以及流场对机器人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雷诺数为1875时,机器人下游流场变为湍流;当雷诺数为60000时,机器人下游流场变为非定常流,出现周期性流动;计算数据还表示驱动力只与管内平均流速有关而与运行压力无关。
孟浩龙李著信王菊芬吕宏庆罗俊
关键词:管内机器人差压驱动力CFD
绝缘管道内油流带电引起的静电场计算被引量:10
2009年
绝缘管道内的油流带电将造成管道内壁面上静电荷的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造成管道表面腐蚀,甚至导致管壁穿孔。因此,管道壁面上静电场的有效计算公式对于确保油品的安全输送无疑具有指导意义。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文章推出了架空敷设和管外壁附有接地导体层的绝缘管道壁面上静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公式简要分析了敷设方式和管材的导电性能对这两个参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敷设方式下管壁的静电位都随管材电导率的增加而减少;与架空敷设相比,管外壁接地导体层能明显降低管壁面上的电场强度,因此绝缘管道应尽量避免架空敷设。
王菊芬孟浩龙
关键词:油流带电静电势电场强度敷设方法
变压器油道内冲流电流的一种计算方法被引量:8
2006年
对紊流态下变压器油道内冲流电流的计算进行了研究。描述油内电荷分布的输运方程是一个非线性方程,不存在精确的解析解。应用文中所给定的绝缘油/纸板界面的边界条件并经过合理的简化,推出了该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和冲流电流的计算公式。公式能描述油流速度、电导率、油温和外加交流电场对变压器油流带电的影响,所引入的修正量可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实验证明,计算公式可以用于预测冲流电流的大小,从而避免了繁重的数值计算,为变压器油流带电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手段。
王菊芬蒲家宁孟浩龙
关键词:变压器油流带电解析解
管道在线检测技术及检测机器人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概述了管道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最新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技术要点,概括介绍了课题组在差压式管内检测机器人周围流场建模与仿真、腐蚀环境下管道钢裂纹群演化的混沌动力学、差压式管内检测机器人的通过性能、管内检测机器人运行速度和姿态分析及运动状态控制、管内检测机器人小型化、小型化管内检测机器人检测精度、小型化管内检测机器人定位精度及管道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著信苏毅吕宏庆孟浩龙
关键词:检测机器人小型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