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满江

作品数:11 被引量:194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水资源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农村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因素
  • 2篇水资源管理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区域可持续发...
  • 2篇系统动力学
  • 2篇居民点
  • 2篇黑河中游
  • 2篇仿真
  • 2篇仿真模拟
  • 2篇SD
  • 2篇村居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区可持续发...
  • 1篇动力学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师满江
  • 6篇曹琦
  • 4篇陈兴鹏
  • 2篇颉耀文
  • 1篇姚勇
  • 1篇徐中民
  • 1篇杨海娟
  • 1篇刘爱文
  • 1篇张文婷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下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PSIR概念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被引量:66
2012年
城市水资源安全对保障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利用环境系统评价中广泛使用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框架(DPSIR),结合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调配、水质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安全管理理论,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DPSIR框架,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建立水资源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压力、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水资源系统人口-经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07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系统总体趋于良性循环;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长是引起城市水资源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是造成水资源系统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依据DPSIR模型中关键性控制指标,提取了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可调控参数,以期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曹琦陈兴鹏师满江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水资源管理模拟优化——以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例
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此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保障。针对当前西北地区黑河流域甘州区水资源管理中出...
师满江
关键词:水资源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被引量:68
2016年
基于1987年、2002年、2013年三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绿洲内部平原区,其中城市周边及沿河道、道路是居民点空间聚集较明显的区域。2 1987-2013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增长较形状变化更为显著。新建居民点和旧居民点边界扩张是导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面积显著增长主要原因,且在不同时空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方式;居民点形状以矩形和近圆形居多,条带型较少。3通过对居民点景观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辐射距离、水源地远近及距离道路远近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口规模,最后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师满江颉耀文曹琦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GIS空间分析干旱区绿洲
近25a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
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共同居住,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点土...
师满江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中国西北缺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水环境研究已从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逐渐拓展,研究所包括的层次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本文分析了中国西北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西北缺水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张文婷杨海娟师满江刘爱文
关键词:水环境节水型社会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主导因素驱动力被引量:19
2014年
为探讨人文因素在黑河中游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其次,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人文因素指标体系,模拟人文因素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提取影响不同用地类型的关键人文因素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人文因素对甘州区主要用地类型的LUCC(land use/cover change)过程的驱动作用达到90%以上,且在不同类型用地变化过程中各人文因素贡献率不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文章评价指标体系中,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上升以及电机井总数量持续增加分别是2002-2011年甘州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建设用地、耕地变化的主导人文因素指标。
曹琦陈兴鹏师满江姚勇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文因素驱动力
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水资源管理模拟模型——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应用DPSIRM因果网模型建立指标体系,构建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型,并仿真模拟了黑河流域甘州区3种不同的未来水资源管理模式。结果表明:①基于SD构建的DPSIR水资源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研究区水资源系统;②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情景Ⅰ和情景Ⅱ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都有优化,情景Ⅲ的模拟结果:人口增长趋于稳定;得益于第三产业的贡献,经济增长明显加大,同期三次产业结构也比较科学合理;到2030年,需水量6.48亿m3小于潜在可利用水量7.98亿m3保证了地区的生态用水;灌区用水户的满意度,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全面建设;③情景Ⅲ以提高水资源管理绩效为主要目的,从提高研究区人口承载力、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供需配置、提高工业用水效益、明晰水权水价方面优化了情景Ⅰ和情景Ⅱ的不足。情景Ⅲ水资源管理模型中指标体系所体现出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对未来甘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方向预测和提升,也是研究区未来人口、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最优方案。
曹琦陈兴鹏师满江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系统动力学
基于遥感和GIS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分析及模式探索被引量:11
2015年
为深入了解农村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掌握农户对农村城镇化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该文选取河西走廊张掖市甘州区为例,首先基于Landsat TM/OLI 1990年、2004年、2014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甘州区农村居民点变化规律,揭示甘州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和特点。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了甘州区多元化的城镇化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1)从1990年到2014年,甘州区农村居民点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近10 a来农村居民点数量和面积增长显著大于前15年,且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说明近10 a研究区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依据城镇化阶段空间异质性将甘州区农村城镇化划为成熟期,成长期和孕育期3个阶段;2)Logistic回归发现影响农户参与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新型技能培训>受教育水平>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医院类型>人均耕地面积>是否支持土地流转7个因素,这7个因素包含了农户的生计特征、年龄及耕地资源禀赋。依据这7类主要因素将甘州区农户划分为非农技能型、农工兼营型和农业主导型3类城镇化类型;该研究最后依据不同阶段的城镇化和不同的农户城镇化类型,组合构建了多元的城镇化模式。该研究可为理清农村城镇化进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城镇化政策提取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师满江颉耀文卫娇娇曹琦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农村城镇化LOGISTIC回归模型
张掖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原理方法,选取张掖市人口、经济、土地和水资源系统,利用SD软件Stella9.02构建张掖市SD模型.利用1990—2005年的历史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模拟2005—2020年间张掖市可能的社会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在自然发展模式和经济快速发展模式下,到2020年张掖市总人口达到135.04×104人,人均GDP分别为2.57×104元和3.05×104元.两种模式中,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用水总量都超过地区实际分水量;而协调发展模式下,到2020年总人口为130.11×104人,人均GDP为2.71×104元,用水总量为22.2×108 m3.相比于自然发展模式和经济快速发展模式,协调发展模式既可保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又能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选择.
师满江徐中民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SD仿真模拟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土地利用/覆盖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当代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利用的结果。本文以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得出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
曹琦陈兴鹏师满江
关键词:人文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