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5年
- 对于角膜内皮病变的患者来说,传统的手术方式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大,且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角膜内皮移植术(EKP)已经成为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术式[1]。飞秒激光作为一种脉冲式红外线激光,具有精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可精确切割角膜组织,实现植片与植床的个体化制作,切割组织的厚薄深度更易控制。
- 任丽宏李中国王林农
- 关键词:角膜内皮围手术期护理移植术供体角膜角膜组织白内障术
- 单一切口与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与散光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切口和双切口两种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角膜内皮和散光的影响,为手术切口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上方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以及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上方切口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有白内障患者41例(41只眼)。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种不同切口手术方式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种不同切口手术方式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且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双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更加严重;术后各时间点平均角膜散光度均增加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一切口和双切口两种不同切口方式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均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以及角膜散光度的增加,单一切口的手术方式对角膜的影响更小。
- 赵太宏王林农李中国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
- 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DALK)术后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64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在术前均给予抗感染药物规范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照组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2组患者均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免疫排异反应、角膜表面曲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通过对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矫正视力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出现免疫排异反应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眼压趋于稳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不同时点角膜表面曲率之间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飞秒激光辅助DALK术联合他克莫司可显著改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术后视力和球内压力,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 刘洋黄瑾王晶马君鑫李中国王林农
- 关键词:他克莫司眼压感染性角膜炎
- 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最新致病菌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予以加替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连续治疗1周,再次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6眼均成功采集结膜囊分泌物。首次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25%,其中革兰阴性细菌占15.63%,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革兰阳性细菌占65.63%,其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50眼(52.08%),金黄色葡萄球菌7眼(7.29%),腐生葡萄球菌3眼(3.13%)。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治愈,再次行病原学检查,仍有11眼阳性,表皮葡萄球菌7眼(8.14%),金黄色葡萄球菌4眼(4.65%),67眼(77.92%)转为阴性。结论葡萄球菌尤其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是南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本病应注意合理用药。
- 赵太宏李中国
- 关键词:细菌性结膜炎急性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