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军

刘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橡胶
  • 6篇分子
  • 5篇纳米
  • 5篇交联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天然橡胶
  • 3篇助交联剂
  • 3篇纳米复合材料
  • 3篇交联剂
  • 3篇分子动力学
  • 3篇分子动力学模...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弹性体
  • 2篇丁苯
  • 2篇丁苯橡胶
  • 2篇逾渗
  • 2篇溶聚

机构

  • 20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刘军
  • 11篇张立群
  • 3篇李秀明
  • 2篇吴丝竹
  • 2篇席鹏
  • 2篇王菊琳
  • 2篇邹华
  • 2篇沈建祥
  • 1篇梁爱民
  • 1篇姜志国
  • 1篇胡聪
  • 1篇曹达鹏
  • 1篇卢咏来
  • 1篇刘军
  • 1篇李大字
  • 1篇王振华
  • 1篇李效玉
  • 1篇杜卫超

传媒

  • 5篇橡胶工业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特种橡胶制品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中国化工风...
  • 1篇中国文物保护...
  • 1篇2015年全...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橡胶玻璃化温度的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实例数据为样本,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分析苯乙烯和丁二烯含量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玻璃化温度(T_(g))的影响,从而预测SSBR的T_(g)。结果表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SSBR的T_(g)预测模型可靠和有效;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解决小样本问题具有优越性,可为更多复杂耗时的试验数据预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对一定范围内的苯乙烯和丁二烯含量对SSBR的T_(g)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陈祝丹李大字刘军高科
关键词: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玻璃化温度溶聚丁苯橡胶
金属文物用封护剂性能研究
本文对金属文物用8种封护剂的外观、附着力、冲击强度、柔韧性、接触角、光泽度、硬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乳液、环氧树脂、微晶石蜡、虫白蜡会使金属文物表面颜色略微发生变化;三甲树脂、B-72、氟碳树脂、派拉伦的...
王菊琳刘军席鹏
关键词:金属文物文物保护
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3
2023年
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引发丁二烯在环己烷中的阴离子聚合反应,采用氯代硅氧烷化合物为封端剂制备了双端官能化聚丁二烯,考察了封端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自主研发的官能化引发剂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制备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并与正丁基锂引发制备的单端官能化SSBR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封端剂用量的增大,封端效率增大,偶联效率减小;随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封端效率和偶联效率均减小;封端温度应控制在40~60℃范围内。与单端官能化SSBR相比,双端官能化SSBR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和滚阻性能有所提升。
徐毅辉赵锦波王雪史晓琳梁爱民刘军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引发剂封端剂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模拟研究: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
<正>本工作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对分子链末端官能化,吸附于纳米颗粒表面并发生接枝反应,成功构建化学交联网络。该网络结构具有两个特点:(i)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ii)纳米颗粒作为交联的网点(nanopar...
刘军张立群
关键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金属文物用封护剂性能研究
本文对金属文物用8种封护剂的外观、附着力、冲击强度、柔韧性、接触角、光泽度、硬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乳液、环氧树脂、微晶石蜡、虫白蜡会使金属文物表面颜色略微发生变化;三甲树脂、B-72、氟碳树脂、派拉伦的...
王菊琳刘军席鹏
关键词:金属文物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天然橡胶硫黄/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的助交联剂优化配合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天然橡胶的硫黄/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中助交联剂ZDMA,HVA-2,TAIC和BDDA的优化配合。结果表明:ZDMA,HVA-2和TAIC对胶料的拉断伸长率有高度显著影响,ZDMA,HVA-2和TAIC对胶料的撕裂强度和伸张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BDDA对胶料的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伸张疲劳性能有一定影响,ZDMA对胶料的热老化性能有显著影响,HVA-2,TAIC和BDDA对胶料的热老化性能有一定影响;助交联剂的优化配合为ZDMA 2,HVA-2 1.5,TAIC 0.5,BDDA 0.5。
李秀明邹华刘军刘军
关键词:天然橡胶硫化体系助交联剂正交试验
橡胶纳米补强中的逾渗行为及机理和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通过试验报导了在炭黑补强SBR中存在着类似于橡胶增韧塑料的逾渗现象,同时提出了橡胶补强临界间距的新概念,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对于炭黑补强SBR体系,存在一个最大临界粒径(原生粒子直径)为80 nm左右。提出了一些橡胶补强...
张立群刘军王振华吴丝竹卢咏来
文献传递
橡胶纳米补强中的逾渗机理和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不同类型炭黑补强SBR拉伸强度的研究表明,炭黑补强SBR中存在着类似于橡胶增韧塑料的逾渗现象,由此提出橡胶补强临界间距的新概念,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对于炭黑补强SBR体系,存在的一个最大临界粒径(原生粒子直径)为80 nm左右。提出了界面相互作用和最小补强粒子尺寸等橡胶补强设计上的新观点。通过计算机模拟,在分子水平上对橡胶和纳米颗粒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很强的界面作用(氢键范围)情况下,靠近颗粒表面的分子链仍然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在界面处能发生吸附-脱附的过程。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在颗粒的表面不太可能形成橡胶玻璃化壳层。
刘军王振华吴丝竹卢咏来张立群
关键词:橡胶逾渗补强机理
弹性体基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的扩散—分散—聚集、界面及力学增强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与重点,具有极大科学研究价值与工业应用前景。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由于具有优异的高弹...
刘军
关键词:橡胶纳米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含受阻酚侧链的聚氨酯阻尼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将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抗氧剂245)羧基化,得到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受阻酚基团,通过与多苯基多甲基多异氰酸酯(20S)的反应,合成带受阻酚侧链的多异氰酸酯,制备受阻酚型聚氨酯阻尼材料;讨论了羧基受阻酚及其含量、作为阻尼填料的抗氧剂245以及nNCO/nOH对聚氨酯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羧基受阻酚基团,聚氨酯材料的阻尼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并随引入的羧基受阻酚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羧基受阻酚占20S质量分数为21.9%时,提高阻尼填料抗氧剂245的含量、减小nNCO/nOH,聚氨酯材料的阻尼性能增加。
胡聪姜志国杜卫超刘军李效玉
关键词:聚氨酯阻尼受阻酚侧链共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