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睡眠
  • 4篇睡眠质量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人口学
  • 1篇人口学特征
  • 1篇睡眠质量指数
  • 1篇匹兹堡睡眠质...
  • 1篇PSQI
  • 1篇常模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5篇刘继文
  • 5篇刘艳
  • 3篇连玉龙
  • 2篇李富业
  • 2篇刘波
  • 2篇姜雨
  • 2篇高晓燕
  • 2篇葛华
  • 1篇王艳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状况,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体力劳动人群2 100名,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体力劳动人群的睡眠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月收入、工龄及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5.77%;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及工龄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民族和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力劳动人群PSQI总分为(6.77±3.37)分;不同性别体力劳动人群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控制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月收入及工龄。结论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状况较严重,已婚、收入低及工龄大的体力劳动者睡眠质量较差,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从而提高其工作和生活质量。
高晓燕刘波姜雨刘艳刘继文
关键词:睡眠质量人口学特征
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状况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858名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进行测评,以PSQI总分>7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 (1)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1.38%。(2)体力劳动人群PSQI总分值为(7.36±3.23)分。(3)年龄≤30岁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年龄>30岁的体力劳动人群,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要远高于大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已婚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未婚的体力劳动人群,工龄≥15a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工龄<15a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性别、族别、收入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力劳动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工龄长、学历高、已婚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不好,应关注和重视体力劳动人群的睡眠质量问题,以使体力劳动人群能够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刘艳王艳葛华李富业刘继文连玉龙
关键词:睡眠质量
新疆地区脑力劳动人群工作紧张测量量表常模建立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建立新疆脑力劳动人群工作紧张测量(JSS)量表常模,为当地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年龄、性别、工龄分层,用JSS量表对新疆2038名中小学教师、医生、银行职员、公务员、环境保护人员、管理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常模。[结果]全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74,各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8~0.953,信度、效度良好。2038名职业人群JSS量表得分各因子分存在性别、族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脑力劳动人群JSS量表常模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好的内容结构效度,不同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工作紧张水平有差异,本研究符合心理学要求及测量理论,常模建立成功,可进行推广。
刘艳葛华李富业刘继文连玉龙
关键词:常模
工矿企业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工矿企业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采矿、火力充发电、磨料、焊接、冶炼加工等不同工种体力劳动人群900名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58份。以PSQI总分>7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显示41.4%的体力劳动人群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工龄、婚姻、学历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收入的体力劳动人群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工龄、月收入的体力劳动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L总分以及各个因子与PSQI总分以及各个因子大多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体力劳动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体力劳动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相关。
刘艳刘继文连玉龙
关键词: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体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体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体力劳动人群比较集中的煤矿业、火力发电业、冶炼加工业及石油业等行业的工人2 100名,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 038份,有效率为97.1%。结果与低度和中度职业紧张组比较,高度职业紧张组中女性、少数民族及工龄>15a的人数所占比例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劳动人群在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的得分上,高度职业紧张组的得分明显高于中度和低度职业紧张组(P<0.05),而在睡眠效率的得分上则相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月收入、工龄、职业任务和个体应对资源(β=0.307,OR=1.360;β=0.557,OR=1.746;β=-0.289,OR=0.749;β=0.007,OR=1.007;β=-0.007,OR=0.993)。结论体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情况较为严重,并且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有关;已婚、收入越高及职业任务越重的人群,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大;而工龄越长和个体应对资源越丰富的人群,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小。
高晓燕刘波姜雨刘艳刘继文
关键词:睡眠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