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大勇

作品数:135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7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3篇文学
  • 15篇作家
  • 13篇学史
  • 13篇小说
  • 12篇文学史
  • 9篇代文
  • 9篇文化
  • 8篇鲁迅研究
  • 6篇文学研究
  • 6篇表现主义
  • 5篇艺术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学
  • 5篇故事
  • 5篇比较论
  • 4篇女性
  • 4篇反批评
  • 4篇爱情
  • 3篇新文学
  • 3篇修辞

机构

  • 92篇泉州师范学院
  • 18篇中山大学
  • 11篇淮北煤炭师范...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广东省财政职...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28篇古大勇
  • 4篇金得存
  • 4篇袁伟平
  • 3篇李丽
  • 2篇程玖
  • 2篇魏继洲
  • 2篇黄科安
  • 2篇蔡莉
  • 1篇翟勇
  • 1篇朱明宝
  • 1篇李丽
  • 1篇谭进荣
  • 1篇颜莉莉
  • 1篇曾德万
  • 1篇王宏蕊
  • 1篇蔡莉
  • 1篇陈晓兰
  • 1篇袁伟平

传媒

  • 4篇世界华文文学...
  • 4篇鲁迅研究月刊
  • 4篇泉州师范学院...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3篇华文文学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淮北职业技术...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东南学术
  • 2篇电影文学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喀什师范学院...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伊犁师范学院...
  • 2篇社会科学论坛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0年代文学研究的推进与深化——评刘文辉的《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
2014年
刘文辉的《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具有以下几点特色:视角方法的"多元融合"、诊断剖析的"钻肌入骨"、现象观照的"瞻前顾后"、价值判断的"辩证犹疑"。而这些特质是许多同类研究著作所缺乏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著大大推进与深化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这一重大学术命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古大勇李丽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
“除了鲁迅,我并不同中国大师对话”——鲁迅与残雪的“新实验文学”被引量:1
2013年
鲁迅是残雪唯一认同的中国作家,这源于她独特的文学观。残雪提出"新实验"文学的主张,其基本特征是表现"内心的地狱"里的"分裂的灵魂"图像,残雪的小说和鲁迅的《野草》、《故事新编》中的几篇正具备此特征。从中国文学史的谱系上来考量,残雪的文学实践显示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因为中国文学拙于表现人物幽邃的潜意识世界和"分裂的灵魂"图像。但残雪"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方式、唯我独尊的文学秩序价值观却是偏颇的。
古大勇
关键词:残雪文学史意义
“不存在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就“国民性”问题与摩罗先生商榷被引量:3
2008年
摩罗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笔者由衷崇敬并喜爱的作家,但本文却是从反面对他的一篇文章提出一点商榷意见。不久前,摩罗在柏杨逝世之际发表《但愿柏杨的时代就此结束》一文,对鲁迅和柏杨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提出质疑和批评。摩罗认为,中国的“国民性”是由西方传教士、鸦片贩子和枪炮手发现和描述的,国民性话语表现为一种西方/东方、文明/野蛮、先进/落后的二元对立关系。
古大勇程玖
关键词:国民性批判中国人劣根性西方传教士
中国文学史视野中的“鲁郭茅巴老曹”——以两部西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史》为中心被引量:2
2018年
孙康谊、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和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是两部融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为一体的文学史著作。在该著中,现代文学的传统经典大家"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文学史的格局中呈现出"去中心化"特征。"鲁郭茅巴老曹"在大陆学者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享有"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地位,而在《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现代文学"格局中,"鲁郭茅巴老曹"的文学成就和经典地位虽得到认可,但经典的权力等级结构却被消解,"鲁郭茅巴老曹"不再高高凌驾于其他现代经典作家之上,而和其他经典作家形成一种平等互补的关系,共同组成"群星闪耀"的文学"夜空"。
古大勇
关键词:西方汉学去中心化
鲁迅、苏童与世界文学中的“重述神话”传统被引量:3
2007年
将鲁迅、苏童的“重述神话”文学创作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才能显示其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在西方,“重述神话”是一种自觉而成熟的文学传统。而在中国,“重述神话”不能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传统。鲁迅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奔月》、《理水》,苏童创作了长篇小说《碧奴》,承递了西方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述神话”的优秀传统,填补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创作领域的空白,开辟了中国新文学创作一个崭新的方向。
古大勇
关键词:《故事新编》《碧奴》世界文学
涉笔成悟,自成一体——论刘再复的“悟语体”散文创作
2015年
刘再复曾经说:“我把四十八岁之前(一九八九年之前)的人生,视为第一人生,把这之后到海外的人生视为第二人生。”1如果说刘再复“第一人生”主要从事散文诗创作,“第二人生”则把创作中心转向散文创作,共创作《漂流手记》十卷本散文,其中有两卷系“悟语”组成,一卷是《独语天涯》,共写了一千零一则;一卷是《面壁沉思录》,共写了五百则。而《红楼四书》中的第一卷《红楼梦悟》和第四卷《红楼梦哲学笔记》各有三百则“悟语”。
古大勇
关键词:散文写作独语沉思录中国现代散文
台湾“戒严”时期“新文学史”著作中的“鲁郭茅巴老曹”叙述——以周锦的《中国新文学史》为中心
2016年
"鲁郭茅巴老曹"在大陆"新文学史"叙述格局中处于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但在台湾学者周锦的《中国新文学史》中,"鲁郭茅巴老曹"却处于一种"非核心"的位置。同时,该著对于"鲁郭茅巴老曹"及其作品的评价,呈现出一种二元并立、相互缠绕的矛盾吊轨现象:一方面,对于作家作品的评判表现出某种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另一方面,对部分作品的评价却又呈现出客观公正而不乏学理性的特征。以上现象并非个案性的存在,而是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台湾"戒严"时期产生的绝大部分"新文学史"著作中。
古大勇
关键词:新文学史二元性
“全球化”文化语境下的鲁迅被引量:1
2006年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鲁迅大致遭到以下几种文化思潮的消解颠覆:其一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其二是后殖民文化思潮,其三是全球华人区域中兴起的以“新儒学”为标志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但鲁迅终究是无法被解构的,其原因:一是鲁迅文学已经成为一种跨民族、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性文学经典”;二是鲁迅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作家,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为一种独异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神资源主体”,永远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
古大勇
关键词:颠覆
漂泊与岸——陈启文散文中“生态主义”思想解读
2016年
陈启文的《漂泊与岸》一书,基于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主义"立场,反思和预警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现实危险,表达出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向往,堪称一部优秀的生态散文著作。
郑丽霞古大勇
关键词:生态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天人合一
二元的主体立场与开放的复合型文本——评台湾满族作家林佩芬的长篇小说《故梦》
2013年
林佩芬的长篇小说《故梦》是一部反映历史风云变迁与个人命运沉浮交织的史诗性作品。作者对于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历史层面的内容,表现出理性判断与感性认知二元悖逆的主体立场。《故梦》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文本,而更像一个"杂糅性"的复合型文本,有机融合了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小说、家族小说、言情小说、通俗小说、(半)自传体小说等多种艺术类型的独特元素,从而呈现出一种开放而多元的艺术面貌。
古大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