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广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冲突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 2009年
-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语境。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文化交流与冲突进一步加剧,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多样态的发展特点。可以预见,伴随着冲突与融合的不断扩大,法律文化全球化将成为世界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文化全球化本质上并非生成一种普适的法律文化,而是各民族法律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多元化与趋同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民族法律文化的自我认同,正确处理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本土法律文化与外域法律文化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 王晓广
- 关键词:法律文化文化冲突
- 对剥削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经济伦理学思考
- 2009年
- 剥削问题是困扰我国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经济伦理学的多维角度思考剥削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剥削问题,对于贯彻新时期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对于形成互惠共赢、稳定的劳资合作关系,对于推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王晓广
- 关键词:剥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经济伦理学
- “国家的引力定律”及其历史逻辑——从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命题谈起
- 2012年
- 马克思在其撰写的《〈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国家的引力定律,即"国家的重心是在它本身中找到的"。其基本内涵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它的"重心"或者说"引力源",因而人们对国家的认识也应从这个"重心"出发。这一命题最初是马克思基于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思维逻辑对国家基础的初步探究,其后,经由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批判,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总结,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确证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国家观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 王晓广
- 关键词:市民社会历史逻辑
-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论的科学内涵被引量:5
- 2004年
- 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从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经典论述看,人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规定,是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人的类本质表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理性存在物。人的个体本质无非是人的类本质的现实化的特殊表现,即是通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出来的理性的个体存在。
- 王晓广
- 关键词:类本质
- 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刍议被引量:2
- 2014年
-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耻感伦理不仅对个体德性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而且对于改善学风校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风尚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协同推进大学生耻感意识教育、行为模式引导以及制度、组织及物质设施保障等多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 王晓广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道德修养学风建设
- 浅谈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2012年
- 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正在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如今,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的主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上既有对大学生成长有益的内容.也充斥着很多的不健康内容,如消极、极端甚至反动信息等等。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多元化。最终有可能导致大学生选择迷茫和价值取向紊乱。在这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因此,探讨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已成为必然。
- 王晓广杨子萱
- 关键词:网络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 民粹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世界文明交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民粹主义日益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贫富两极分化、政治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文化隔阂以及民众安全感缺失等,是民粹主义在当今世界兴起的主要原因。民粹主义的兴起不利于世界文明交流,容易增加经贸纠纷,加剧政治分歧,阻碍民族文化交流。为警惕民粹主义的危害及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要维护世界经济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要拓展人类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倡导人类共同价值,打破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
- 张迪王晓广
- 关键词:民粹主义
- 实现“人的尊严”的三重维度被引量:3
- 2012年
- "人的尊严"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批判、异化劳动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理论的三重维度。
- 王晓广
- 关键词:宗教批判异化劳动
-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道德风尚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具有深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耻感文化的重建,能够弥补社会群体耻感意识的缺失,化解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对于塑造国民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关媛媛王晓广
- 关键词:耻感耻感文化道德教育
- 数字嵌入背景下资本流动、形态表征与增殖实现被引量:1
- 2024年
- 数字嵌入背景下,数字资本作为全新要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既催生出新型数字产业而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也通过物化数据要素的方式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数据要素通过参与生产流通与交易过程,推动了资本循环过程中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商品资本的数字化形态表现,使其利益效率提升、循环周期缩短,资本价值创造能力整体提升;资本数字化转型更直接突破时空、区域、产业领域限制而增进资本流动,加速对社会分散资金的有效汇聚,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数据资本拥有者及相关平台企业也日渐成为市场重要的构成主体,可凭借对关键技术和数字要素的掌控而不断强化数字资本的资源属性、连接属性和网络属性。即数字嵌入背景下,资本增殖既可以产业资本增殖加以表现,也可通过商品资本增殖得以最终实现;既可作用于传统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效能的改善,也可促进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升级而提高产能。为进一步发挥数字资本的经济加速效应与财富积累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数字红利共享、提高公共数据与专业领域数据流通速度;继续加大资本数字化基础上的循环与积累速度,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持续推进货币资本样态、产业资本样态和商品资本样态的数字化形式创新,促进多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层面持续优化算力、完善平台建设,并通过立法规章构建数据分级、分类与确权机制。同时,还应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将数字资本增殖目标的实现建立于资本与科技的持续深度融合基础上。
- 王璐王晓广
- 关键词:资本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