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碘化
  • 2篇碘化丙啶
  • 2篇植物
  • 2篇微卫星
  • 2篇微卫星分子标...
  • 2篇居群
  • 2篇苦苣
  • 2篇苦苣苔科
  • 2篇苦苣苔科植物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组
  • 2篇番茄
  • 2篇分子标记
  • 1篇杂交
  • 1篇掌叶木
  • 1篇生境
  • 1篇生境片断化
  • 1篇树种
  • 1篇嫩叶
  • 1篇片断化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王静
  • 4篇康明
  • 3篇黄宏文
  • 2篇刘娟
  • 1篇贺瑞坤
  • 1篇宁祖林
  • 1篇蒋敬虎
  • 1篇王霞
  • 1篇刘义飞
  • 1篇付丹丹
  • 1篇刘莹

传媒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苦苣苔科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苦苣苔科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苦苣苔科植物的新鲜嫩叶;选择番茄为主要内参,水稻为第二内参,并依据番茄基因组大小为标准对水稻基因组大小进行重新校对;按照1ml核提取缓冲液LB01中加入20mg嫩叶...
王静刘娟康明
观光木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被引量:15
2012年
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有居群较小、间断分布的特点。为探讨生境片断化对观光木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的影响,我们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广东南昆山的观光木片断化居群的61个成株和15个家系共780个种子进行了基因分型,调查了5个空间隔离的斑块中观光木的两代遗传多样性以及各个层次(居群、斑块及个体)的交配系统参数。结果显示:片断化生境中观光木成株遗传多样性水平适中(HE=0.522),种子遗传多样性比成株稍低(HE=0.499),但没有显著的差异,近交系数在种子中也没有显著的升高,暗示生境片断化并没有侵蚀观光木的遗传多样性;多位点交配系统分析(MLTR)结果表明,该片断化生境中观光木为高度异交树种(tm=1.000),只有较少的双亲近交(biparental inbreeding)和相关性交配(correlated mating)事件发生,但有效花粉供体(effective pollen donor)数目较少(Nep为3.7-5.4);5个斑块间异交率差异不明显,但小的斑块有效花粉供体相对较多;另外,观光木个体之间的异交率存在明显差异,少数个体存在自交现象。这些结果为濒危物种观光木的长期保护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信息。
王霞王静蒋敬虎康明
栲树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基因组DNA富集法FIASCO对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建群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进行了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从栲树基因组中分离和筛选了15个微卫星位点,并对江西九连山栲树自然分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栲树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每个位点在28株栲树个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6.7(4~8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90(0.250~1.000),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698(0.293~0.867)。每个位点的第一排除概率值Pr(Ex1)为0.043~0.527,位点综合值为0.9972。单个位点的第二排除概率Pr(EX2)为0.159~0.694,位点综合值为0.9999。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为研究栲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遗传结构提供有效的遗传工具。
付丹丹王静刘义飞黄宏文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栲树微卫星
我国西南部喀斯特森林特有濒危树种掌叶木新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基因组DNA富集文库法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从掌叶木(Handeliodendronbodinieri)基因组中分离和筛选了10个新的微卫星位点,进而对掌叶木茂兰自然分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30株掌叶木个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5(3~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50(0.267~0.900),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494(0.224~0.652)。每个位点的第一排除概率值Pr(Ex1)为0.029~0.240,位点综合值为0.7496。单个位点的第二排除概率Pr(Ex2)为0.123~0.419,位点综合值为0.9517。这些信息预示着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以为研究喀斯特特有濒危树种掌叶木的基因流及居群遗传结构提供有效的遗传工具。
贺瑞坤王静黄宏文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掌叶木微卫星
一种适用于苦苣苔科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苦苣苔科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苦苣苔科植物的新鲜嫩叶;选择番茄为主要内参,水稻为第二内参,并依据番茄基因组大小为标准对水稻基因组大小进行重新校对;按照1ml核提取缓冲液LB01中加入20mg嫩叶...
王静刘娟康明
文献传递
板栗和锥栗天然同域居群的叶表型变异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对分布于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一个由169株板栗(Castanea m ollissima)和281株锥栗(C.henryi)组成的天然同域居群的2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背面和叶柄的被毛情况及叶缘形状3个定性性状,在总共450个个体中,共得到18个(4%)中间过渡类型个体。利用17个数量性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SDA)表明:根据定性性状得到的中间型个体中分别有7个和11个被归入板栗和锥栗;板栗和锥栗在叶形上的差异较大,有8个数量性状被选入判别方程,判别方程对板栗和锥栗的判别准确率都达93%以上,判别结果较为理想;综合20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构建了3个主成分,主成分1和2的贡献率分别为53.5%和18.7%,累计贡献率达72.2%。前2个主成分的散布图中,有6个(1/3)中间型个体位于板栗和锥栗的重叠分布区域,可能是二者之间存在杂交的表型证据。
刘莹宁祖林王静康明黄宏文
关键词:栗属表型变异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