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蓓蓓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纤维
  • 2篇电纺
  • 2篇电纺丝
  • 2篇乳液
  • 2篇乳液法
  • 2篇助悬剂
  • 2篇纤维支架
  • 2篇静电纺
  • 2篇静电纺丝
  • 2篇纺丝
  • 1篇担载
  • 1篇蛋白活性
  • 1篇毒性
  • 1篇药物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葡聚糖
  • 1篇注射泵
  • 1篇转染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5篇吴飞
  • 5篇魏蓓蓓
  • 4篇刘一浓
  • 3篇秦明杰
  • 3篇高小寒
  • 2篇袁伟恩
  • 2篇金拓
  • 1篇杜子秀
  • 1篇李晖
  • 1篇田玲玲
  • 1篇胡振华
  • 1篇周毅
  • 1篇王菲
  • 1篇许观萍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疏水修饰聚阳离子高分子SP-Chol在COS-7细胞中转染和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以精胺为单体,以乙二醇二氯甲酸酯作为连接剂,以胆固醇氯甲酸酯作为疏水基团连接剂合成的疏水修饰聚阳离子高分子SP-Chol对非洲绿猴肾癌细胞COS-7的转染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以荧光素酶质粒为报告基因,研究SP-Chol与DNA的复合物在COS-7细胞的转染活性,用MTT方法研究SP-Chol对COS-7细胞的毒性。结果:COS-7细胞实验显示,SP-Chol具有低于PEI 25kDa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具有高效输送DNA的能力。结论:SP-Chol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在基因治疗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病毒基因输送载体。
李晖刘一浓王菲魏蓓蓓周毅杜子秀吴飞
关键词:精胺转染毒性
担载蛋白的组织工程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药物技术领域的担载蛋白的组织工程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蛋白溶解于高分子多糖水溶液中作为内水相;将缓释高分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可加入助悬剂分散作为外油相;内水相逐滴加入外油相,磁力搅拌或者匀浆形成乳液,将乳液加入...
吴飞金拓袁伟恩高小寒魏蓓蓓秦明杰
文献传递
担载蛋白的组织工程纤维支架
一种药物技术领域的乳液法静电纺丝组织工程纤维支架,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蛋白0.5-20%、高分子多糖0.5-20%、助悬剂0-15%、缓释高分子60-99%。本发明纤维可塑性强,可依据需要塑造成各种形状的纤维支架。本发...
吴飞金拓袁伟恩魏蓓蓓高小寒刘一浓
文献传递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体外释放与蛋白活性的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型蛋白,探讨准确的研究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释放和快速的测定蛋白活性的方法。方法:通过O/W乳液法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并用扫描电镜对纳米纤维表面进行了表征。以GM-CSF为模型蛋白,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考察纤维的体外释放行为;以BSA为模型蛋白,用SEC-HPLC比较纤维制备前后蛋白的聚集情况;以β-半乳糖苷酶为模型蛋白,用ONPG法比较纤维制备前后酶的催化活性。结果:纤维表面平滑,直径均一,呈现互相连通的三维网状结构。纤维在5天内释放90%以上;纤维中回收的BSA单体比例为66.53%;β-半乳糖苷酶在纤维中的催化活性保持原活性的3.37%。结论: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型蛋白,能够准确的测定静电纺丝纤维的体外释放,快速的考察纤维中的蛋白活性,对于更好的研究蛋白药物纳米纤维支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蓓蓓刘一浓秦明杰许观萍吴飞
关键词:纳米纤维体外释放蛋白活性
乳液法静电纺丝PLGA组织工程缓释纤维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Dextran对蛋白药物的释放影响。方法:将模型蛋白BSA溶解于多糖溶液中,通过W/O乳液法静电纺丝制备缓释纤维。采用MicroBCA法测定该纤维体外释放行为,采用SEC-HPLC检测制备前后蛋白的聚集程度,并与不含多糖的BSA纤维做对照。结果:添加Dextran以后蛋白的包封率由52.68%提高到63.92%,第一天突释不大于药物载量的15%,对蛋白单体的保持达到85%以上。结论:Dextran可以改善一般组织工程纤维中蛋白药物的释放,提高蛋白药物在制剂、贮存、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加纤维的载药量。
高小寒魏蓓蓓田玲玲刘一浓秦明杰胡振华吴飞
关键词:乳液法静电纺丝PLGA葡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