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丽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神经内分泌肿...
  • 3篇肿瘤
  • 3篇内分泌
  • 3篇内分泌肿瘤
  • 3篇分泌
  • 2篇增殖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直肠
  • 1篇迁移
  • 1篇肿瘤细胞
  • 1篇肿瘤细胞增殖
  • 1篇周期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汤琪云
  • 4篇严丽军
  • 1篇张国新
  • 1篇蒋建霞
  • 1篇华杰
  • 1篇魏亚玲
  • 1篇何娜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镜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采用ESD治疗的58例直肠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内镜随访。详细记录病变的EUS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增殖活性分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有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资料。结果58例患者的64个病灶的EUS检查结果显示,其中3个病灶来源于黏膜层,3个病灶来源于黏膜肌层,58个病灶来源于黏膜下层;34个位于距肛门≤5cm,26个位于距肛门〉5—10cm,4个位于距肛门〉10cm。64个病灶均接受ESD治疗,平均直径为0.8cm(0.2~3.5cm);平均手术时间为31min(10~60min);其中60个病灶得到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为93.8%),另4个病灶基底切缘阳性(2例追加外科手术,其余2位患者因拒绝外科治疗且不愿再行ESD遂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64个病灶均为NENs(其中59个病灶的病理学分级为G1,5个病灶为G2);术后4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便血),1例予药物止血,3例予钛夹缝合止血,术后均未发生穿孔。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2.9个月(3~48个月),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结论在直肠NENs治疗中,EUS检查可以较清楚地界定病变的来源层次以指导内镜下治疗的范围和深度。ESD是局限于黏膜下层盲肠NENs的安全而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严丽军蒋建霞华杰花秀梅魏亚玲曾维文何娜柏建安张国新汤琪云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长链非编码RNA n336928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2022年
目的:从基础实验层面研究长链非编码RAN n336928(LncRNA n336928,即n336928)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进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336928在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TERT-HPNE)、GEP-NETs细胞株(QGP-1、STC-1)中表达情况。采用靶向n336928的小干扰(si-RNA),以转染试剂lipo3000为载体进行敲降。通过CCK8法、克隆实验和EdU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力,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通过流式分析实验检测n336928敲低是否与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相关,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周期和凋亡相关标志性蛋白表达。结果:QGP-1和STC-1中n336928的m RNA水平的表达相较于hTERT-HPNE明显升高(P<0.05),抑制QGP-1及STC-1中n336928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QGP-1细胞转染n336928小干扰后,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1/S期,且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敲降组的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明显减少,相反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明显升高(P<0.05)。为了进一步研究基因作用机制,我们用RNA免疫沉淀反应(RIP)验证n336928可与EZH2结合,并共同调控下游基因P21。结论:LncRNA n336928可通过结合EZH2并表观调控下游基因P21,而参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潘佳玲柏建安严丽军陈挑调汤琪云
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EZH2细胞周期P21
奥曲肽联合黄芩素抑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Octreotide,Oct)联合黄芩素(Baicalein,BE)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 NENs)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奥曲肽和黄芩素处理pNENs来源的QG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其半抑制浓度(IC_(50))的比值作为浓度梯度进行联合用药,并用Compusyn软件进行联合指数(CI)分析,取细胞毒性效应适中且CI值较低的浓度(奥曲肽150μmol/L,黄芩素20μmol/L)进行表型实验。将QGP-1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奥曲肽组、黄芩素组、奥曲肽和黄芩素联用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EdU增殖检测、划痕实验、细胞凋亡和周期检测评价四组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情况。结果:药物处理24 h后,奥曲肽和黄芩素均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QGP-1细胞增殖(P<0.05),奥曲肽的IC_(50)为329.90μmol/L,黄芩素的IC_(50)为42.86μmol/L,两者IC_(50)的比值约为7.5:1,联用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且CI值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增殖检测结果表明,奥曲肽和黄芩素均可抑制QGP-1细胞增殖(P<0.05),且联用组的克隆形成率和EdU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单药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奥曲肽和黄芩素均可降低QGP-1细胞的迁移率(P<0.05),且联用组的迁移率低于单药组(P<0.05)。细胞凋亡和周期检测结果表明,黄芩素可促进QGP-1细胞的凋亡(P<0.05),并使QGP-1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而奥曲肽对QGP-1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两药联用对其凋亡和周期无协同作用。结论:奥曲肽和黄芩素联合用药可协同抑制QGP-1细胞增殖和迁移,对细胞凋亡和周期无明显协同作用。
陈挑调柏建安叶木杰严丽军潘佳玲汤琪云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奥曲肽黄芩素增殖迁移
肠道菌群与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包括克罗恩病(C r o h n's d i s e a s e,C 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BD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p a r a t u b e r c u l o s i s,M A P)和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两大菌群得到广泛热烈研究.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古老的且可以重建肠道菌群的疗法重新被临床所关注,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及FMT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发展作一综述.
严丽军汤琪云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