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婉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文化
  • 3篇中国古代建筑
  • 3篇古代建筑
  • 2篇学社
  • 2篇哲学社会
  • 2篇哲学社会科学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文化强国
  • 2篇历史使命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节目
  • 1篇都城
  • 1篇都城规划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报告厅
  • 1篇雅俗
  • 1篇意蕴
  • 1篇阴阳

机构

  • 11篇深圳市社会科...

作者

  • 11篇刘婉华
  • 4篇黄发玉
  • 2篇汤庭芬
  • 2篇何国勇

传媒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南方论丛
  • 2篇特区实践与理...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南方建筑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和合文化精神
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具象表征和物质承载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多种形式上体现了和合文化精神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价值观念上既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严谨规范,又体现了闲适自如的...
刘婉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和合文化阴阳调和
文献传递
中国古代建筑的礼乐文化意蕴
2013年
礼乐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使中国古代社会成为伦理型和情感型兼具的社会。中国古代建筑,既象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秩序,又表达了中国古人的情感需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意蕴。
刘婉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意蕴伦理情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理念被引量:3
2014年
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视自然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形成了"贵人"与"重物"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贵人"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体现为"便生利人"的建筑价值观,"重物"的观念则体现为"中庸适度"的建筑审美观。这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既最大限度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又在客观上形成了均衡、和谐的艺术韵致。
刘婉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生态价值观
文化强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被引量:1
2015年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是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复兴中华文化,重振学术自信心;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建构争得世界话语权;同时,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特性,正确处理学术与经济效益、学术与政治权威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黄发玉刘婉华
关键词: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
讲堂文化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把目前国内文化讲堂分为电视讲坛和现场讲座两大类型,前者选取《百家讲坛》和《世纪大讲堂》,后者选取《文津讲坛》、《东方讲坛》、《岭南大讲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研究样本,通过基础项目、讲座内容、讲座形式、运行机制、传播方式、创新等六方面的比较,提炼出文化讲堂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同时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的途径,为以后进一步发展讲堂文化事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黄发玉汤庭芬何国勇刘婉华
论客家聚居建筑的实用性与精神性
2015年
客家聚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体现了实用性与精神性的完美结合。客家聚居建筑在构造和形制上的防御性与合族聚居方式的宗族伦理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汉民族"累世同居"的居住理想;客家聚居建筑多建于山区,注重风水择址,并通过一系列营建手法,营造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存环境,体现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客家聚居建筑"家祠一体",生活起居空间与祭祀礼制空间有机结合,并通过多种细节,构筑功能性与神圣性结合的住宅,令客家世代人才辈出。
刘婉华
关键词:客家精神性
“讲堂热”现象的成因探析被引量:2
2011年
21世纪初的中国兴起了一股"讲堂热",分析其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物质基础,文化政策的出台是其制度保障,而群众对知识的渴求是其内在的精神要素。文章指出,文化需求是种子,物质财富是沃土,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推动就是催化剂。
黄发玉汤庭芬何国勇刘婉华
关键词:讲堂电视节目湖南卫视学术报告厅中国文化
书院:中国古代园林的一朵奇葩被引量:1
2014年
书院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园林的性质,同时在功能、组成与建筑布局、环境营造与装饰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性。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与公共园林的结合体,堪称中国古代园林的一朵奇葩。
刘婉华
关键词:书院中国古代园林
文化强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被引量:2
2012年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是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复兴中华文化,重振我们的学术自信心;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建构,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学术影响力,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争得世界话语权;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现实作用的独特形式,努力克服中国学术文化的先天缺陷。这三个方面,是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黄发玉刘婉华
关键词: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
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被引量:2
2015年
从外域传入的宗教信仰,在其发源地均有风格独特的建筑样式,但传入中国后,随着教义的"中国化",其建筑形式也依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经历了一个"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佛教即是如此。中国文化的强势同化和佛教自身独具的圆融特性,使得佛教教义与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冲突中融合,佛寺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采用了中国特色非常明显的大屋顶木结构房屋体系,佛塔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出现了多样化、伦理化、实用化的种种表现形式。
刘婉华
关键词:佛教世俗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