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艳秋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激光
  • 3篇激光防护
  • 3篇光学
  • 3篇非线性光学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势垒
  • 1篇碳纳米管
  • 1篇专业选修
  • 1篇专业选修课
  • 1篇相变
  • 1篇敏感特性
  • 1篇敏感性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进制
  • 1篇课程
  • 1篇课程设置
  • 1篇激光威胁
  • 1篇教学

机构

  • 8篇黑龙江科技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8篇杜艳秋
  • 2篇申作春
  • 2篇史克英
  • 2篇吴岩
  • 1篇蒋洪波
  • 1篇杨庆江
  • 1篇王秀琴
  • 1篇尚春宇
  • 1篇刘艳伟
  • 1篇吴研
  • 1篇尚春雨
  • 1篇冯新宇

传媒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激光技术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强度防护型激光防护机制被引量:3
2009年
论述了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折射、非线性散射等基于非线性效应以及基于相变效应的激光防护机制,分析了每种防护机制的优势和局限,指出了强度防护型激光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杜艳秋尚春雨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激光防护相变
基于NAF_w的二进制域乘法算法被引量:1
2012年
椭圆曲线上的乘法运算速度是提高椭圆曲线加密(ECC)性能的一个关键;分析了宽度w的非相邻表示型(NAF)算法和多项式乘法算法,提出了一个基于NAFw的二进制域乘法算法;算法减少了运算中的异或运算次数和预计算个数,缩短了运算时间且节省了存储空间;经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运算效率较comb多项式乘法平均快14.7%左右,预计算只需要计算2w-1-1个,从存储预计算个数和时间消耗综合考虑w=4也是较优的窗口宽度选择。
蒋洪波吴岩冯新宇杜艳秋杨庆江史克英刘艳伟
p-n结的隧道击穿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建立了抽象化的理论模型对p-n结隧道击穿机理进行定量研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势垒的形状以及势垒形状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并进行定量计算,得出隧穿电压随杂质掺杂浓度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与硅、锗p-n结实验数据相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定量研究p-n结的隧道击穿中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该理论模型对研究一般材料或器件的隧道击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尚春宇杜艳秋吴研
关键词:势垒P-N结
浅谈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被引量:6
2008年
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从对专业选修课态度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机制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创新能力。
杜艳秋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激光威胁及其防护技术
2008年
随着激光武器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激光对人眼和光电系统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激光武器威胁出发,介绍了战场上的激光防护方法,分析了防护材料的发展趋势。
杜艳秋
关键词:激光激光防护激光威胁
厚度对聚吡咯薄膜氨气敏感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塑料基体上制备聚吡咯薄膜。通过控制聚合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厚度。研究了不同厚度的聚吡咯薄膜的氨气敏感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其氨气敏感性能降低。采用了一个基于Langmuirisotherm经典的模型来解释此种现象。
吴岩杜艳秋史克英
关键词:厚度
非线性光限幅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线性、非线性以及相变激光防护材料性能的简要比较,综合分析半导体材料、金属酞菁类化合物、C_(60)及其衍生物、无机金属团簇化合物及碳纳米管材料的光限幅特性。基于碳纳米管材料具有限幅阈值低、限幅波段宽、响应时间短等优势,进一步论述了其在光限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指出该光限幅材料在材料化及器件化方面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以期能够更好地用于光限幅领域。
杜艳秋申作春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光限幅激光防护碳纳米管
Z-扫描技术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单光束激光Z-扫描技术是利用光束的横向特性来研究材料的光学非线性的,其灵敏度的提高有助于测量微弱折射率变化。从入射光束、调制方式、光束检测等方面论述了Z-扫描技术的灵敏度。顶环光束入射相对于标准Z-扫描技术的高斯光束入射其灵敏度可提高2.5倍,但要求光源的输出能量达到一定值,仅适用于测定较小的非线性相移;在光路中插入调制元件后放大因子可达到780,但调节光路难以调节焦移效应。利用CCD作为探测器的TPDZ-扫描技术能够测量小于λ/15000的非线性相位畸变,CCD能够充分获得光束的横向信息,有望成为另一种测量光学非线性的常用方法。
杜艳秋申作春王秀琴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Z-扫描高斯光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