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京松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生保系统
  • 5篇环控生保系统
  • 4篇微重力
  • 3篇卫星
  • 2篇电极
  • 2篇电极电势
  • 2篇电势
  • 2篇人体代谢
  • 2篇蔬菜
  • 2篇双电极
  • 2篇透氧膜
  • 2篇燃烧
  • 2篇重力环境
  • 2篇着火
  • 2篇微重力环境
  • 2篇壳体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铂电极
  • 1篇单光束

机构

  • 17篇中国航天员科...
  • 4篇中国科学院力...
  • 3篇深圳市太空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深圳市绿航星...
  • 1篇北京卫星制造...

作者

  • 18篇杨京松
  • 6篇艾为党
  • 6篇刘力涛
  • 5篇董文平
  • 4篇冯红旗
  • 4篇唐永康
  • 4篇尹永利
  • 3篇张良长
  • 3篇王双峰
  • 3篇朱凤
  • 3篇田柳
  • 3篇黄刚
  • 2篇郭双生
  • 2篇曾固
  • 2篇王康
  • 2篇余青霓
  • 1篇韩力军
  • 1篇沈韫赜
  • 1篇魏民
  • 1篇段俐

传媒

  • 7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载人航天
  • 2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代谢模拟的环控生保系统性能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满足长期载人飞行任务环控生保系统地面验证试验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人体代谢模拟试验评价方法。通过采用新型模拟方法以及对原有方法的改进,显著提高了耗氧、二氧化碳排出、产湿、产热和微量有害气体排出等人体代谢模拟结果的精度。利用该方法开展了环控生保系统集成性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冷凝水水质模型和微量有害气体控制试验方法的改进开展了讨论和展望,有利于提高试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冯红旗刘力涛彭卓杨京松卞强李森
关键词:环控生保系统人体代谢密封舱性能试验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系统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系统,其包括:栽培室、固定于所述栽培室内的根盘模块、与所述根盘模块连接的水分养分供应模块、与所述栽培室固定的大气环境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栽培室上方的光源模块、以及与所述水分养分供应模块、大气环境控制模块和...
唐永康吴志强王隆基孙民政艾为党毛瑞鑫吴浩沈韫赜杨京松
多年生叶类蔬菜在CELSS中的生产和品质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多年生叶类蔬菜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CELSS)中的生长和生产情况。方法在绿航星际—4人180天CELSS集成试验中,引入4种多年生叶类蔬菜(绿背天葵、芹菜、韭菜和空心菜),通过对生长情况、生长速率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与生菜进行比较,分析多年生叶类蔬菜在CELSS中的应用前景。结果4种多年生叶类蔬菜在集成试验中生长状态良好;试验结束时,绿背天葵和空心菜可食部分生产速率高于生菜;多年生叶类蔬菜的收获间隔时间短,且营养成分与生菜相当。结论多年生叶类蔬菜具有管理简单、收获间隔短、产量稳定等特点,能够在未来长期深空探测或星球基地任务的生保系统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家练张楠罗杰余青霓余青霓杨京松艾为党
关键词:生长速率
氢钯电极电化学氧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氧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氢钯电极电化学氧传感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上端面密封安装有电极基座,壳体下端面覆盖有透氧膜,电极基座与透氧膜之间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双电极体,该圆柱双电极体外层是作为阳极的氢钯电极,中...
刘力涛董文平曾固黄刚杨京松孙潇蓉
文献传递
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载人航天器人-机-环境密闭舱试验系统的构建内容和构建方法。方法依据相似理论试验方法,分析地面试验与空间飞行的主要差异,保证环控生保系统重力下可靠工作,确定了人-机-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结果利用该方法构建了一套试验系统,试验系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已应用于交会对接任务环控生保系统性能研究。与飞行数据比对表明,该试验系统空气流动和换热状态与微重力环境下基本一致。结论提出的人-机-环试验系统构建方法合理有效,易于实现,满足当前任务需要,可为后续任务类似试验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冯红旗郭烈锦刘力涛杨京松
关键词: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器
微重力环境中热厚材料着火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试样进行点燃实验,研究了不同氧气浓度和环境压力条件下热厚材料的着火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涉及的实验条件下,材料均可被点燃。外加热源消失后,氧气浓度较高时,点火形成的材料表面火焰可以自维持并稳定传播,而氧气浓度较低时,火焰不能自维持并最终熄灭。材料着火具有爆发性,材料热解形成的可燃气瞬间被点燃形成火焰。重复点火时,材料可以被点燃,但外加热源消失后火焰不能维持传播,材料着火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发光颗粒并随气流迁移,存在引燃周围易燃物的风险。材料着火后形成的稳定火焰总是朝着与气流流动相反的方向运动,即火焰逆风传播,没有出现顺风传播的现象。
朱凤王双峰王双峰刘仁豪尹永利田柳
关键词:着火微重力
航天器环控生保系统载人飞行性能地面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地面重力条件下验证载人航天器环控生保系统载人飞行工作性能。方法构建与真实飞行器密封舱段1:1的试验舱系统,集成了环控生保系统;选拔3名男性作为受试者参加试验,其消耗/代谢的物质和能量作为试验主要负荷;按照真实的载人飞行程序制定试验流程。结果建成了一套仿真程度较高的模拟试验系统;确立了地面条件下环控生保系统性能验证方法;检验了3名受试者代谢负荷下环控生保系统座舱环境控制和生活保障的能力。结论全面检验了环控生保正常飞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对后续研制和载人飞行具有重要意义。
冯红旗董文平王康杨京松
关键词:航天器环控生保系统模拟系统
人体代谢耗氧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沸石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选择性吸附的特性,提出了分子筛吸附-解吸模拟密封舱内人体消耗氧气的方法,研制了能够模拟5人耗氧量的试验装置,并对装置的富氧气体氧浓度、密封舱内气体成分吸附情况、耗氧模拟精度及补氮气功能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经环控生保系统集成性能试验的使用考核,装置出口富氧气体氧浓度可达93%以上,耗氧模拟精度优于5%,基本不消耗密封舱内的其它气体成分,能够较好地模拟人体对氧气的消耗。结果表明:分子筛耗氧模拟方法精度高,对密封舱内气体成分影响小,装置工作稳定性好,适用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密封舱环境参数控制能力的研究。
冯红旗董文平刘力涛王康杨京松
关键词:环控生保系统分子筛氧氮分离
基于MBR耦合多级膜分离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CELSS中的运行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针对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对卫生用水和饮用水的需求,构建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核心,并辅以膜分离和离子交换工艺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方法基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CELSS)试验平台,以冷凝水为水源,探讨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连续180 d试验周期内的运行效果,重点考察系统的卫生用水和饮用水出水水质。结果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180 d内有效控制了水质感官性状,使卫生用水和饮用水出水p H分别在6.5~8.9和5.8~7.4范围内,平均出水电导率达到5.8和13.3μS/cm,平均出水浊度达到1.6和0.7 NTU,满足试验医学标准。同时,该系统具有高效的污染物去除能力,MBR是TOC和NH_4^+ -N的主要去除单元,可使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NF和RO是TOC和NH_4^+ -N保障去除单元,使出水浓度均降低至检测限以下。但MBR对NO_x^- -N去除有限,NF和RO是其主要去除单元,可使NO_x^- -N去除率达到95%。结论以MBR为工艺核心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180 d以上,并在运行期间不间断保质足量供给4名乘员卫生用水及饮用水。
李婷李婷杨京松张良长杨京松于杰艾为党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膜过滤离子交换污染物去除
4人180天集成试验环控生保系统设计及运行概况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面向星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统的工程应用需求,探索物化再生生保与生物再生生保技术的整合方法,考察多乘员、中长期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运行规律。方法设计并建成具备环境控制、物质循环以及应急生保功能的大型密闭生态循环系统试验平台,并通过拟人试验(40 d)与载人试验(180 d)的流程设计,量化考核物质循环从物化再生逐渐过渡到生物再生并维持平衡的协同匹配规律。结果 220 d的全封闭试验期间,密闭系统内环境参数控制在安全水平,基本实现人和植物生存环境的独立有效控制;载人试验期间物质流循环总体平稳,实现大气和水的100%再生,食物闭合度达到55%,同时可资源化固废回用率达到87.7%。结论验证了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全流程构建模式,积累了建设和运行经验,为后续工程化应用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张良长李婷余青霓余青霓董文平杨京松王伟荣艾为党郭双生李莹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