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杨

作品数:70 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电气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4篇变换器
  • 35篇矩阵变换器
  • 22篇间接矩阵变换...
  • 18篇电机
  • 16篇预测控制
  • 16篇模型预测控制
  • 16篇测控
  • 15篇调速
  • 14篇电机调速
  • 14篇异步
  • 14篇异步电机
  • 13篇异步电机调速
  • 11篇矩阵式变换器
  • 10篇调速系统
  • 10篇逆变
  • 10篇逆变器
  • 9篇电机调速系统
  • 9篇桥臂
  • 8篇调制策略
  • 8篇异步电机调速...

机构

  • 62篇北方工业大学
  • 1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69篇梅杨
  • 17篇李正熙
  • 10篇黄伟超
  • 8篇孙凯
  • 7篇黄立培
  • 6篇李晓晴
  • 5篇常娜卿
  • 5篇王闪闪
  • 3篇吕志刚
  • 3篇齐园园
  • 3篇陈丽莎
  • 2篇周京华
  • 2篇陈亚爱
  • 2篇王立朋
  • 1篇王莉娜
  • 1篇杨贺升
  • 1篇温春雪
  • 1篇付强
  • 1篇王立鹏
  • 1篇刘嘉

传媒

  • 14篇电工技术学报
  • 9篇电工电能新技...
  • 8篇电气传动
  • 4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变频器世界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微电机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电力电子
  • 1篇电气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SP与FPGA的间接矩阵变换器多机传动系统实现
针对间接矩阵变换器多机传动系统,采用了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作为控制策略。对间接矩阵变换器多机传动系统的空间矢量分布和换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控制结...
梅杨吕志刚李正熙
关键词:间接矩阵变换器SVPWMFPGA
间接矩阵变换器简化采样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矩阵变换器(Indirect Matrix Converter,IMC)简化采样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和电气传动的控制领域。本发明在基于间接矩阵变换器‑异步电机(IMC‑IM)调速系统的模型...
梅杨王闪闪
间接矩阵变换器-双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权重因数整定
2024年
间接矩阵变换器-双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结构复杂,传统模型预测电压控制中权重因数整定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评估的权重因数整定方法,通过对物理量纲、双电机、网侧与电机侧统合将权重因数数量减少至1个,并引入层次分析评估法来实时调整权重因数以满足各种工况的要求,使系统在宽运行范围、多功率流模态下均具有良好的网侧电能质量与电机调速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保证在多种工况下网侧功率因数接近1,网侧电流正弦,电机定子电流畸变小、电机动态调速性能良好。而且,相比于传统的简化模型预测电压控制方法,该文所提出的方法权重因数整定简单易实现,网侧电流质量更好。
梅杨吕宁魏铮
关键词:间接矩阵变换器异步电机多电机传动模型预测控制层次分析法
矩阵式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补偿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减小矩阵式变换器输出电压误差和输出电流畸变,提出了一种输出电压补偿方案。针对不同的输出电压误差成因采用不同的补偿方法,直接脉宽补偿用于多步换流和器件开关延时,等效电压补偿用于器件导通压降。在矩阵式变换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当输出频率为5 Hz时,采用该补偿方案使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从6.32%降低至4.92%;当频率为15 Hz时,输出电流THD从5.46%降低5.30%。结果表明:采用该补偿方案可以有效抑制输出电流THD,在低速运行下补偿效果更加明显。
梅杨黄立培
关键词:变流器矩阵式变换器换流
适用于电压尖峰抑制的间接矩阵变换器电路杂散电感建模与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间接矩阵变换器换流过程及换流回路复杂,换流回路中存在大量杂散电感且不可忽略,在功率器件高频动作时将出现电压尖峰,导致功率器件的失效和损坏。对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间接矩阵变换器的换流原理及过程,通过构建换流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采用电磁计算方法,探究影响杂散电感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器件电压尖峰的影响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建立间接矩阵变换器3D模型,进行杂散电感参数提取。据此,提出了一种电路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优化母排结构、布线方式、布线位置以及线路尺寸抑制换流回路杂散电感。对优化前后的样机进行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杂散电感仿真值与实验值趋势大致相同,优化前后杂散电感值均有显著下降,最大下降32.7%。相应地,功率器件关断时电压尖峰得以抑制,最大下降18.3%,使得各器件均能工作于额定电压内。由此可见,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且优化设计方案减小了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抑制了功率器件的电压尖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梅杨鲁乔初牛世衡黄伟超
关键词:间接矩阵变换器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电压尖峰
矩阵式变换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
梅杨
关键词:矩阵式变换器功率因数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一种基于对称PCB结构的GaN器件高带宽电流检测方法
2021年
针对氮化镓器件高频开关动作,开关电流难以准确测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印制电路板结构的高带宽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分流器原理检测氮化镓器件电流,基于磁感应原理对印制电路板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控制电流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流通路径,使分流电阻的寄生电感部分被抵消,并配合适当的补偿网络和前置放大器,实现在宽频带测量范围内具有平整的幅频特性。同时,本文提出的电流检测方法所需印制电路板结构紧凑,较商用同轴分流器易于安装。搭建了一套适用于氮化镓器件的宽频带双脉冲测试电路,将本文提出的电流检测方法与商用同轴分流器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电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梅杨付强
关键词:氮化镓器件电流检测寄生电感
矩阵式变换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抑制输入电压扰动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详细分析了输入侧电压扰动(包括瞬时电压跌落、三相不平衡等)对矩阵式变换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电机电压波动和电机转速跌落。提出了一种抑制输入电压扰动的控制策略,采用空间矢量过调制技术,扩大了系统的运行范围。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抑制输入电压扰动的控制策略在输入电压跌落和不平衡两种情况下,均可有效地补偿矩阵式变换器输出电压,维持电机转速的恒定。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梅杨黄立培李正熙
关键词:矩阵式变换器不平衡过调制
基于间接式矩阵变换器多机传动系统的矢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接式矩阵变换器多机传动系统的矢量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电气传动控制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间接式矩阵变换器逆变级电路的并联扩展,利用一台间接式矩阵变换器驱动多台异步电机调速运行。多机传动系统正常工...
梅杨李正熙
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高精度建模与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在将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应用于实际的工业场合时,高精度的仿真模型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与分析工具。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运行机理、调制方式与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完整的仿真分析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影响仿真模拟精度的关键要素,包括IGBT的动态开关过程、空间矢量调制过程中的死区设置以及异步电机的空载转矩等。将通过仿真分析模型获得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样机上取得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表明,稳态运行时电机电压、电流的相对模拟误差小于4%,电流谐波畸变率的相对模拟误差仅为10.78%,负载转矩动态变化时电机电流整定时间的相对模拟误差小于9%。上述结果充分证明了本文建立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高的模拟精度,为设计研发相关的实际系统装置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工具和分析手段。
梅杨孙凯黄震
关键词:三电平逆变器交流电机调速系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