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涛
-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假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假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术中对原人工晶体的处理。方法:假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14例(14只眼)。原人工晶体类型为后房型人工晶体12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2例。手术方法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人工晶体取出术2例。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所有植片均透明,矫正视力0.02以上12例(0.1以上4例)。随诊3~22个月,13例植片透明,1例植片混浊。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治疗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消除症状且能达到增视目的。
- 金涛邹留河李航董东生吕岚王荣光李纳
-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疾病晶体
- 不同人群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中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甘肃扶贫工作中,符合白内障术后调查标准的106名患者按文化程度分为A、B、C组。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对术后视力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确定手术适应证时,应考虑不同文化程度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因素。对于对术后视力恢复要求高的患者,术前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完成对其的心理引导工作。
- 董喆金涛卢海宋小巍刘虹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
- 环孢素眼用乳剂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及血药浓度测定
- 2010年
- 目的观察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眼用乳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耐受性及血药深度测定。方法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或连续给予不同浓度的环孢素眼用乳剂;观察生命体征、眼科、全身体格及实验室检查,并记录所有不良事件;用液质联用法检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单次给药组,2例受试者出现一过性角膜荧光染色异常;连续给药后,2例受试者出现轻度一过性眼局部刺激症状;其他全身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在本研究定量范围内(最低定量限为0.2ng·mL-1)未测得环孢素血药浓度。结论环孢素眼用乳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武峰赵秀丽王淑民周辉李嘉静郭韶洁邹留河金涛
- 关键词:耐受性安全性
- 圆锥角膜中的细胞凋亡及Fas-L蛋白的表达
-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中细胞凋亡与圆锥角膜发病的关系及凋亡相关蛋白Fas-L的表达。 [方法]对20例圆锥角膜及5例正常角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Fas-L蛋白的表达;对4例圆锥角膜...
- 王小强邹留河李辽青张勇孙异临金涛潘志强李彬
- 文献传递
-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及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斑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36只眼)斑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观察。 [结果]斑状角膜营养不良...
- 金涛邹留河王宁利
- 文献传递
- 人工晶体植入的角膜地形图(Corneal topography)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Cornealtopography)对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进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发现术后散光多为循规性,图形呈葫芦样改变,SRI、SAI、SimK差值均随术后时间推移伤口愈合而减小,认为伤口愈合时间超过1个月。
- 张葵施玉英何永奇安伟丽孙伟金涛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
- 国人BIGH3相关性角膜营养不良基因突变类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国BIGH3基因相关性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从40例颗粒状、格子状、Reis-B櫣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静脉血中提取全血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合成BIGH3基因第4、12、14外显子PCR产物,并对各产物进行DNA直接测序,同时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照裂隙灯显微镜外眼像。45例正常人采集静脉血样进行对照检测。结果40例患者均检出BIGH3基因突变,其中R124H突变为22例、R555W突变6例、R124C突变5例、H626R突变5例、R124L突变2例。结论中国人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人相似,在BIGH3基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中,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R124H突变)最为常见。
- 董微丽邹留河金涛于洁潘志强
- 关键词: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转化生长因子Β突变
- 分子遗传学实验研究在角膜营养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 ,探讨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新的临床分类方法在角膜营养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取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角膜营养不良患者 2 0例及 1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 2ml,采取快速法提取白细胞DNA ,合成特异引物 ,分别行BIGH3基因第 4及第 12外显子PCR扩增 ,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结果 :所有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均有BIGH3基因突变 ,其中 ,13例为R12 4H杂合子 ,确诊为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 ;3例为R5 5 5W杂合子 ,确诊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4例为R12 4C杂合子 ,确诊为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Ⅰ型。所有正常对照者均无BIGH3基因突变。结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 ,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新的临床分类方法使诊断更为准确 ,同时使更为准确地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成为可能 ,并为今后进行更为根本、有效的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金涛邹留河杨凌董薇丽于洁吕岚潘志强
- 关键词:基因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随机、双盲的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外伤或手术所致角膜上皮缺损的240只眼进行随机双盲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只眼。试验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照组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用药2周。用药后对患者的症状(疼痛、畏光和流泪)、体征(睫状或结膜充血、角膜缺损面积和角膜新生血管)和用药依从性等进行记录,每周检查至少两次,连续观察2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研究实际入选239只眼,试验组120只眼,对照组119只眼。其中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61只眼,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缺损106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24只眼,化学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36只眼,其他病因导致的角膜上皮缺损12只眼。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有10/239只眼滴用药物后出现一过性眼局部轻微的烧灼感或少许刺痛感,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出现。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和总积分的比较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主客观指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但各阶段两组间各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其差异全部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的平均时间为(5.03±3.58)d,对照组为(4.84±2.87)d,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46,P=0.656)。从疗效四级评分和综合有效率两个疗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PP和ITT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全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每天4次点眼)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相似,能迅速有效地帮助修复缺损的角膜上皮�
- 周世有金涛邹留河张月琴谢汉平朱美玲陈家祺
- 关键词:角膜上皮缺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细胞生长因子
- 优化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辅助治疗鳞屑性睑缘炎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优化脉冲光(OPT)联合睑板腺按摩辅助治疗鳞屑性睑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18例鳞屑性睑缘炎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18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2周后,其睑缘状态作为基线水平并开始进行OPT治疗,每次OPT治疗后行双眼睑板腺按摩,共进行3次,每次间隔4周。在首次治疗后的4、8、12周进行随访,进行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同时检查视力、眼压、眼前节和眼底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OPT治疗后睑缘炎症明显减轻,其效果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更加明显,上下睑缘评分分别从(2.67±0.72)分和(2.28±0.57)分别降至(1.14±0.80)分和(0.58±0.65)分,上、下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分别从(16.17±3.48)分和(13.47±4.58)分降至(3.72±2.21)分和(3.42±3.07)分,上下睑板腺分泌物排出难易程度评分分别从(1.56±0.77)分和(1.67±0.59)分降至(0.03±0.17)分和(0.03±0.17)分(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OPT联合睑板腺按摩可以更好地减轻睑缘炎症,是辅助治疗鳞屑性睑缘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陆立新阮方臧云晓金涛接英
- 关键词:睑板腺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