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城市路侧冗余信息对指路标志视觉干扰试验被引量:9
- 2014年
- 城市道路路侧冗余信息对指路标志视认的干扰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设计了不同信息量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牌,并与典型的路侧冗余信息组合设置;然后在大量室内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稳健估计理论与方法,分有目标路名、无目标路名2种情况,对单块指路标志、道路景观标志组合、小汽车标志组合、女明星标志组合、路名(地名)指路标志组合的视认时间、视认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不同类型路侧冗余信息对指路标志的影响程度。结论:路侧冗余信息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路名(地名)标志、女明星广告、小汽车广告、道路景观。其中路名(地名)辅助信息、女明星广告干扰十分显著,在城市交通中应尽量避免;小汽车广告、道路景观干扰较小,可适当设置。
- 杜志刚万红亮郑展骥严新平潘晓东
- 关键词:交通工程指路标志城市道路冗余信息
- 一种基于逆反射信息的城市下穿短隧道照明系统改善方法
- 一种基于逆反射信息的城市下穿短隧道照明系统改善方法。先利用短隧道引道端墙灯柱设置变高度横向悬索,在悬索上横向设置3排灯具,灯具纵向与隧道线形及隧道内灯具设置一致,灯柱下缘设置立面标记线,引道侧墙设置竖向标线及多层轮廓标,...
- 杜志刚黄发明陶鹏鹏郑展骥王自入万红亮
- 文献传递
- 城市道路T形交叉口斜行斑马线设计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左转机动车流量大、行人斜向过街需求高的T形交叉口,结合交叉口车流、行人流的交通特性,提出了一种左转机动车和斜向行人协同过街的思路,在交叉口内设置斜行斑马线和Z字形人行横道,以降低交叉口整体延误及人-机冲突;并建立了基于人-机冲突的交叉口平均延误模型,该模型能实现交叉口交通冲突、交通延误的合理计算;最后,选取武汉市一个典型的T形交叉口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所建模型和VISSIM仿真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善后的平均延误降低了34.6%.
- 魏培荣杜志刚黄发明陶鹏鹏万红亮
- 关键词:协同设计VISSIM仿真
-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
-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在出口匝道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前和鼻端前视线通透处设匝道分级限速标志;在出口匝道鼻端后设主线单层线形诱导标、匝道双层线形诱导标;出口匝道车道边缘线向内侧偏移并压缩行车道...
- 杜志刚万红亮汤雅杰王自入郑展骥
- 一种山区干线公路T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干线公路T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法,根据交叉口路侧转向车辆的碰撞能量,进行路侧防护等级划分,并设置相应的新型混凝土护栏结构;护栏由人字形防撞柱与独立混凝土矮基础组成,通过调整人字形防撞柱间距、尺寸、嵌入...
- 杜志刚万红亮郑展骥方乔铁文君肖遥
- 文献传递
- 基于车速控制与车距保持的隧道逆反射照明系统设置方法
- 基于车速控制与车距保持的隧道逆反射照明系统设置方法。首先设置隧道侧墙及路缘石下缘红白相间立面标记线及路侧路面突起路标,构成空间高频视觉信息流;其次在前进方向每隔25~50m,隧道侧墙上设置多层轮廓标,设置侧墙竖向标线并延...
- 杜志刚万红亮蒋旭黄发明刘启远陶鹏鹏
- 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
-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在出口匝道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前和鼻端前视线通透处设匝道分级限速标志;在出口匝道鼻端后设主线单层线形诱导标、匝道双层线形诱导标;出口匝道车道边缘线向内侧偏移并压缩行车道...
- 杜志刚万红亮汤雅杰王自入郑展骥
- 文献传递
- 一种山区干线公路T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干线公路T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法,根据交叉口路侧转向车辆的碰撞能量,进行路侧防护等级划分,并设置相应的新型混凝土护栏结构;护栏由人字形防撞柱与独立混凝土矮基础组成,通过调整人字形防撞柱间距、尺寸、嵌入...
- 杜志刚万红亮郑展骥方乔铁文君肖遥
- 文献传递
- 基于车速控制与车距保持的隧道逆反射照明系统设置方法
- 基于车速控制与车距保持的隧道逆反射照明系统设置方法。首先设置隧道侧墙及路缘石下缘红白相间立面标记线及路侧路面突起路标,构成空间高频视觉信息流;其次在前进方向每隔25~50m,隧道侧墙上设置多层轮廓标,设置侧墙竖向标线并延...
- 杜志刚万红亮蒋旭黄发明刘启远陶鹏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遮光过渡设施
-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遮光过渡设施设计方法。该设施主要以透明钢化玻璃板(2)、多道拱形钢结构立柱(3)、蝉翼形不透明遮光膜(5)及遮光设施逆反射系统共同构成;其中拱形钢结构立柱(3)由隧道洞口端墙(1)向外逐渐增高,与立柱上的...
- 杜志刚黄发明万红亮郑展骥陈宝林蔡康郭连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