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兼性厌氧的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文章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筛选出2014—2023年间发表的有关我国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的文献,并展开荟萃分析。经筛查,文章共纳入26篇研究文献,涵盖2014—2022年间全国13个省级地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18 499份样品。部分菌株测序发现,腹泻型毒素基因的整体检出率高于呕吐型毒素基因。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7种明确的食品类别中,乳及乳制品最高(25.50%,95%CI:18.61%~33.89%);其次分别为生鲜产品(17.64%,95%CI:2.46%~64.48%)、豆制品(16.43%,95%CI:12.56%~21.21%)、餐饮及混合食品(14.67%,95%CI:9.05%~22.90%)、粮谷制品(14.26%,95%CI:9.29%~21.28%)、婴幼儿及儿童食品(12.10%,95%CI:8.72%~16.54%);肉及肉制品(7.48%,95%CI:1.92%~24.99%)的检出率较低;食品总体合并检出率为14.92%(95%CI:12.24%~18.08%)。可见,利用荟萃分析方法能明确不同食品类别、食品采样环节、食品地点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的关联特征,为我国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风险研判和管理提供参考。
对近年来我国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进行Meta分析。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系统检索,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得到关于我国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的研究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共纳入43篇研究文献,涉及全国16个省、3个直辖市和3个自治区,共计12000余份样品。Meta分析结果显示,2003—2017年我国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并检出率为4.90%(95%CI:3.72%~6.42%)且检出率符合Beta分布,分布函数为Beta(624,1211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并检出率具有较高异质性(P<0.01),且在1.31%~93.55%范围内波动。采样年份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检出率在2003—2017年间呈现波动性,不同采样年份中的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熟肉制品类别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熟制猪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17.62%;95%CI:4.34%~50.24%),其次为熟制牛肉制品(15.67%;95%CI:6.86%~31.90%)和熟制鸭肉制品(8.11%;95%CI:2.64%~22.32%),而熟制鸡肉制品中的检出率最低为5.77%(95%CI:0.86%~30.21%)。2003—2017年我国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整体污染水平不高,但在不同地区、不同采样年份和不同熟肉制品类别中均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示需加强对我国熟肉制品的监管,有效地预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