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猛

作品数:3 被引量:125H指数:2
供职机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VEGF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手术前
  • 1篇手术前后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后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切除
  • 1篇肿瘤
  • 1篇疗效比较
  • 1篇疗效比较研究

机构

  • 3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3篇夏猛
  • 3篇董磊
  • 1篇赵豹
  • 1篇姚寒晖
  • 1篇苏洲

传媒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9
2017年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5月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并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LA)者33例,行开腹手术(OA)者30例,比较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腔出血、肠梗阻等;比较2组间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L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O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无并发症出现,OA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L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组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术后1 d,OA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LA组,术后3 d复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较前有所下降,但OA组白细胞仍高于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治疗可使患者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显著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俱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苏洲姚寒晖夏猛董磊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
三种手术方式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将接受3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5例患者纳入3D组,将受2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3例患者纳入2D组,将接受传统开腹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40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相关指标以(■±s)表示,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并发症、生存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开腹组>2D组>3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与2D组(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3D组、2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术后恢复较快,但在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赵豹董磊孙礼山夏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存活率分析疗效比较研究肝转移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胃癌患者资料作为胃癌组,另择同期5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胃癌组术前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变化;对比胃癌组术前及术后7 d的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变化。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胃癌组分为胃癌组淋巴结转移组38例,胃癌淋巴结非转移组46例,对比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分析单个指标及三者联合指标诊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胃癌组术前血清VEGF、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术后7 d的血清VEGF、MMP-2、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VEGF、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清VEGF、MMP-2、MMP-9相对表达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做作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896、0.744、0.847及0.994时,95%CI分别为0.810~0.952、0.637~0.833、0.752~0.816及0.945~1.000,临界值分别取180.90、5.63、415.91及0.36时,诊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78.95%、63.16%、73.68%及97.37%,特异度分别为95.65%、91.30%、93.48%及97.83%,最大约登指数为0.76、0.54、0.67及0.95。结论术前血清VEGF、MMP-2、MMP-9水平可作为诊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标志物,其中将三种血清因子联合检测用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最高,临床动态检测上述血清因子水平可利于患者预后判断,为其术后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董磊夏猛尚康兴吴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