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小菊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生态博物馆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研究生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智慧
  • 1篇水族
  • 1篇民族学
  • 1篇教育
  • 1篇跨学科
  • 1篇跨学科研究
  • 1篇跨学科研究生
  • 1篇个案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本土

机构

  • 5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篇尤小菊
  • 1篇张庆宁

传媒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族传统生态知识的多样化表达及现代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以水族糯稻种植、水资源管理、植物认知和宗教信仰等文化事象为切入点,对水族多样化的传统生态知识展开研究,认为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具有现代价值和功能,可服务于现代社会。进一步,将传统生态知识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对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应对生态灾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尤小菊
关键词:水族生态智慧生态安全
民族文化村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地扪生态博物馆为个案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在对民族文化村寨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村寨现有的保护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其不足。以地扪生态博物馆为案例介绍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的工作与经验,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民间力量对中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作者申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动力和有效实现仍要落实到文化主体,即当地人的身上。
尤小菊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试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及其实践困境被引量:17
2009年
本文以西方生态博物馆产生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厘清了生态博物馆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结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历程分析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实践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生态博物馆的某些理念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与借鉴意义,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保护方式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仍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张庆宁尤小菊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本土化
略论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被引量:24
2010年
批判社会学理论对都市空间的异质性、动态性分析具有方法论性质。这一新的解释框架带给人类学研究颇多启发,并改变人类学以往仅限于对村落空间与家屋空间等静态空间探讨的模式。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传统田野地点反思的基础上,开启了多点民族志的实践;再则是在批判社会理论影响下,出现了迈向多维互动的空间民族志。
尤小菊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贵州大学民族学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开篇从学科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方面论述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通过对贵州大学民族学跨学科生源的分析,提出应对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优势予以重视,最后结合贵州大学民族学的实践经验就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尤小菊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