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璐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啤酒
  • 1篇电传感器
  • 1篇电子传感器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毒素
  • 1篇芽孢
  • 1篇荧光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饲用
  • 1篇饲用品质
  • 1篇曲霉毒素
  • 1篇萃取
  • 1篇藜芦
  • 1篇酯类
  • 1篇微萃取
  • 1篇秸秆
  • 1篇解淀粉芽孢杆...
  • 1篇花生粕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
  • 1篇宿迁市江南大...

作者

  • 4篇陆健
  • 4篇王璐璐
  • 2篇蔡国林
  • 2篇朱德伟
  • 1篇商曰玲
  • 1篇阚欣

传媒

  • 2篇啤酒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啤酒挥发性成分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的优化
2012年
本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一质谱仪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对啤酒中9种挥发性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以目标化合物的标准溶液作为样品,对萃取过程中纤维类型、解吸时问和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所有样品重复三次,得到的最优萃取分析条件为:萃取纤维类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时间为45min,解吸时间为15min。研究发现,在该提取条件下,由于萃取纤维本身特性.极性较小的化合物容易被吸附(如乙醛)。通过检测发现,啤酒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范围在0.32—41.7mg/L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重复性取决于化合物种类。在测定酯类物质含量上.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平均值5.05%)要高于高级醇(RSD平均值2.5%)和醛类物质(RSD平均值3.7%)。由于该方法简单可靠,因此它可以作为啤酒风味的常规分析方法。
王璐璐阚欣陆健
关键词:啤酒酯类高级醇固相微萃取
球磨预处理和固态发酵对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玉米秸秆经球磨预处理后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物质结构改变,更容易被相应的酶降解,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其饲用品质提高,从而可能替代饲料中的部分粮食.研究表明,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粒径大小均匀,约90%的颗粒集中在10-100μm,酸性洗涤纤维下降3.5%,可溶性总糖提高2.0倍,对其单糖组成分析发现:可溶性总糖的增加主要来自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子断裂.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酶解前分别提高了3.3倍和9.7倍,球磨预处理后酶解效率大大提高.球磨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经固态酶解、发酵后,总酸质量分数达26.3 mg/g,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下降9.1%和4.9%,乳酸菌含量达到1.5×109 CFU/g,饲用品质显著提高.
王璐璐蔡国林朱德伟陆健
关键词:玉米秸秆饲用品质固态发酵
黄曲霉毒素B_1脱毒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在花生粕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用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初筛,结合固态发酵降解黄曲霉毒素(AFB1)实验和抑制黄曲霉生长实验进行复筛,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经形态观察与16S r D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不仅对低AFB1含量(12.32μg/kg)的花生粕样品有88.23%的AFB1降解率,而且对高AFB1含量(145.17μg/kg)的花生粕样品也有81.39%的AFB1降解率,降解后其AFB1含量低于30μg/kg,符合国家对饲料中AFB1含量(≤50μg/kg)的限量要求。
徐铭乾蔡国林朱德伟王璐璐陆健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降解解淀粉芽孢杆菌花生粕
一种用来检测啤酒中白藜芦醇的新型多交换荧光光电传感器
2012年
白藜芦醇(3,5,4-三羟基芪)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突变的特性,因此在人类日常饮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检测啤酒中白藜芦醇的多交换荧光电子检测器的研发。这种方法基于检测白藜芦醇在紫外照射时产生的(277/382nm,λex/λem),这些荧光是通过对白藜芦醇进行紫外辐射产生的。在检测区域,荧光产生物一旦残留在固体支持物(葡萄糖凝胶QAEA-25)上就会被检测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和选择性。首先用甲苯和环己烷对样品脱脂,然后通过固相萃取将白藜芦醇吸附在C18柱上,最后用甲醇洗脱。通过上述前处理可以回收约82%的白藜芦醇,并且可以除去3-o—β-D-糖苷(白藜芦醇苷)的存在与啤酒中的其他干扰物质。该方法的检测限(DL)为1.0ng/mL,线性范围为3.3~100ng/mL。通过标准的添加校正,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用来测定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啤酒中的白藜芦醇。分析样品中白藜芦醇的浓度在4.1~14.1ng/mL之间。这是首次提出使用光谱学方法测定啤酒中的白藜芦醇。
王璐璐商曰玲陆健
关键词:白藜芦醇电子传感器啤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