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麟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含1,3,4-噻二唑和偶氮苯聚酰胺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被引量:2
- 2012年
- 合成了同时含有偶氮苯和1,3,4-噻二唑的新型聚酰胺(P1,P2),采用FT-IR、1H NMR、GPC和TGA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热性能测试。P1和P2的特性粘数分别为0.14和0.12 dL/g,质均相对分子质量Mw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分别为28.8、24.8 kg/mol和1.71、1.74,质量损失5%的温度分别为320和322℃。长烷氧基侧链的引入改善了聚合物在氯仿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聚合物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聚合物中偶氮苯发生反-顺异构化,P1和P2光稳态时顺式异构体比例分别为86.8%和77.4%,反-顺异构化效率分别为82.7%和73.7%。在366和363 nm光激发下,P1和P2的固体分别在418和425 nm处紫光波长范围内发射荧光。
- 齐程远于世钧王红王赫麟靳奇峰
- 关键词:偶氮苯噻二唑聚酰胺光学性能
- 蓖麻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研究了以蓖麻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测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1.0%,甲醇用量为油重的20%,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酯交换率可达到86%。
- 王赫麟张无敌刘士清尹芳官会林
- 关键词:蓖麻油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 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中试生产研究
- 当今世界面临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积极寻找环境友好、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在众多发动机替代燃料中,生物柴油以其优异的排放性能,且能直接应用于现有柴油机而不改变其原有结构和使用性能而备受关注。传统酯交换法是...
- 王赫麟
- 关键词:生物柴油中试研究
- 文献传递
- 含1,3,4-噻二唑与苯共轭结构聚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氨解、关环和取代四步反应合成了1,3-二(2-甲氧酰甲硫基-1,3,4-噻二唑)-苯,进一步与乙二醇、1,3-丙二醇和1,6-己二醇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含有1,3,4-噻二唑与苯共轭结构的聚酯(P1~P3).采用IR、1HNMR及MS对中间体和聚酯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GPC测得聚酯P1~P3的Mw分别为11352、15350、14957g/mol,PDI分别为1.96、2.24、2.18.聚酯能溶解于DMF、DMSO、DMAC和NMP等溶剂.TG-DTA测得P1~P3的5%失重温度分别为257.89、260.88、267.01℃.化合物4和聚酯P1~P3均在361~368nm范围内发射紫光.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聚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能.
- 于世钧于明川王赫麟吴私刘晶安金成马百庆
- 关键词:1,3,4-噻二唑聚酯
- 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29
- 2006年
- 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讨论了生物柴油的性质和制备工艺技术,就各国生物柴油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张无敌尹芳李建昌刘士清官会林王赫麟毛羽
- 关键词:生物柴油
- 一类三苯二噁嗪酰亚胺二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类三苯二噁嗪酰亚胺二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三苯二噁嗪酰亚胺二倍体采用单溴三苯二噁嗪酰亚胺,分别与单硼酸芳香烃、单频哪醇硼酸酯芳香烃或单三丁基锡芳香烃,在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通过C‑C偶联的方法...
- 肖义王赫麟陈令成
- 文献传递
- 生物柴油中甘油含量测定及甘油分离提纯工艺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分离提纯工艺,所得甘油纯度和得率较高;利用高碘酸氧化法测定了多组生物柴油的甘油含量,验证了该方法在测定生物柴油中甘油含量上的适用性。
- 王赫麟张无敌尹芳
- 关键词:生物柴油甘油分离提纯
- 苝酰亚胺多倍体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 随着体相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基于窄带隙聚合物供体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表明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正在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取得突破的主导方向。新颖的电子供体快速发展,但电子受体的研发则相对...
- 王赫麟
-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合成工艺光电转换效率
- 邻位取代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子迁移率被引量:2
- 2014年
- 以N,N'-二(3-戊胺)苝酰亚胺为底物,分别经过Ir催化剂直接催化邻位C—H的硼酸酯化和取代反应得到了2,5,8,11位含氯和含溴的苝酰亚胺衍生物Ⅲ和Ⅳ,利用1HNMR、13CNMR和HR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在苝酰亚胺的邻位引入卤原子后,相对于化合物Ⅰ,化合物Ⅲ和Ⅳ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均发生了蓝移;LUMO能级明显降低,分别为-4.18 eV和-4.16 eV。邻位引入卤原子后化合物Ⅲ和Ⅳ仍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失重5%时的温度(T d)均大于370℃。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子迁移率,发现卤原子的引入使分子间排列更加有序,其中化合物Ⅲ的迁移率最高,可以达到3.05×10-4cm2·V-1·s-1。
- 赵振博肖义王赫麟
- 关键词:苝酰亚胺光谱性质电化学性质电子迁移率功能材料
- 含1,3,4-噁二唑或1,3,4-噻二唑结构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 以间苯二甲酸和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氨解、关环和取代四步反应合成了三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3-二(2-乙酸甲酯基硫醚-1,3,4-噁二唑)-苯(4a)、1,3-二(2-乙酸甲酯基硫醚-1,3,4-噻二唑)...
- 王赫麟
- 关键词:1,3,4-噁二唑1,3,4-噻二唑聚酯酯交换反应溶解性荧光性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