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振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苏门答腊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被引量:4
- 2022年
- 苏门答腊盆地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富油气区,但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成效越来越差,油气勘探进入瓶颈期。在盆地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的基础上,预判未来勘探领域。研究表明,盆地新生代经历了中始新世—渐新世同生裂谷期、早—中中新世同生裂谷后期和晚中新世至今盆地挤压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发育3种类型烃源岩,湖相烃源岩发育于中苏门答腊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于北、南苏门答腊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南苏门答腊盆地;构造圈闭是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油气藏围绕生烃中心分布,油气经油源断层垂向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累计石油待发现资源量为23.67×10^(8)bbl,累计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为11.26×10^(12)ft^(3),仍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具备形成中、小型油气藏的资源基础;中央构造带中—上中新统和基岩是滚动勘探的主要领域,北部构造带渐新统生物礁/碳酸盐岩建造是盆地风险勘探重要领域,也是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领域。
- 祝厚勤洪国良白振华
- 关键词:地质特征勘探潜力滚动勘探风险勘探苏门答腊盆地
- 准噶尔盆地南部霍玛吐构造带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储层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油气勘探与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发育的复杂性是除复杂构造变形特征与构造样式之外控制准南前陆盆地霍玛吐构造带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从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常规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分析成果,对霍玛吐构造带古近系紫泥泉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泥泉子组三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岩石粒度偏细。由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决定了霍玛吐构造带3个构造储层物性的差异性:玛纳斯背斜储层物性最好,孔渗分布模式呈现"后峰型";霍尔果斯背斜储层物性中等,孔渗分布较均匀,呈现"双峰型";而吐谷鲁背斜储层物性最差,孔隙度分布略呈现"双峰型",渗透率分布则呈现"前峰型"。
- 白振华姜振学宋岩赵孟军方世虎张健
-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古近系
- 断裂在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 通过对苏门答腊盆地构造沉积发育史研究,运用石油地质油气成藏理论,对该盆地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温梯度为烃源岩更早大量生烃提供了必要条件;平均地温梯度高达6.7℃/100米,生油门限深度在800-1200米。...
- 郭晓博李音白振华袁娜丁一李勇
-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要素烃源岩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周缘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的形成及其油气输导作用被引量:8
- 2013年
-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在车排子周缘大面积分布,是其二叠系和侏罗系的油源进入白垩系和新近系储层的重要通道之一,对其微观结构和几何形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岩屑录井等资料识别出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对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粘土层及不整合面之下的半风化壳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的形成过程,明确不整合面三层结构的油气输导作用。不整合面的形成可划分为抬升风化期、剥蚀搬运期、下降沉积期和成岩压实期4个阶段。研究表明风化粘土层上下的岩石具有高效的油气输导能力,风化粘土层在断裂不发育区可作为油气局部盖层。油气沿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从东南向西北部的车排子凸起运移。
- 吴康军刘洛夫曾丽媛白振华
- 关键词:油气输导不整合面白垩系车排子凸起准噶尔盆地
- 用钻井地层异常压力参数标定逆断层的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部逆冲褶皱带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准噶尔盆地南部逆冲褶皱带地表条件复杂,复杂的构造变形导致地震成像差,地震资料解释难度大。在解释横穿玛纳斯背斜构造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中,首先依据地表地质标定浅部已出露的地层和断层,利用常规钻井玛纳1井和玛纳002井的垂直地震测深(VSP)资料和声波测井资料进行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再根据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标定出深部可能的断层。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可识别出探井钻遇的一部分断层点。由于横穿玛纳斯背斜二维地震剖面上、中浅层地震反射杂乱,尤其逆冲断层沿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泥岩、页岩滑脱,导致地层倾角测井无法识别构造增厚的安集海河地层中发育的逆冲断层断点。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异常和玛纳1井、玛纳002井的断层断点井深对比表明,逆冲断层发育与钻井压力变化有关,因此利用钻井监测的地层异常压力以及地层压力系数变化的特点标定出一系列断点井深,并得到钻井地层压力图及邻井断点资料的相互佐证。这两口井的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MDT)实测地层数据均表明,在紫泥泉子组地层存在两套压力系统,分割两套压力系统的仍然为逆冲断层。最终,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结果表明霍玛吐逆冲断裂是由一系列叠瓦扇断层组成。
- 杨庚李伟李伟白振华王晓波
- 关键词:超压地层压力压力梯度逆冲断层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地区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23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地区虽是我国第二个大规模投入商业开发的煤层气区,但对其煤层气的地化特征和成因还未形成系统认识。为此,采集了该区井口排采气、煤样、钻井煤心解吸气样和井口排采水共78件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等系列分析。实验数据表明,该区煤层气具有以下特征:石炭—二叠系煤层气组成以CH4为主,重烃和CO2含量很低,气体湿度(C2+)介于0.014%~2.880%;甲烷碳同位素值(1δ3C1)分布范围小,介于-42.978‰~-32.200‰,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与Ro呈正相关关系;乙烷碳同位素值(1δ3C2)介于-21.619‰~-9.751‰。1δ3C1偏轻、1δ3C2偏重:可能是受解吸—扩散过程中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而造成1δ3C1变轻的。最后,根据该区煤层气的演化过程,结合Whiticar图版,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煤层气成因类型以热降解气为主,且系经过解吸—扩散同位素分馏效应改造的次生热成因气。
- 马行陟宋岩柳少波白振华郑永平
- 关键词:煤层气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馏鄂尔多斯盆地
-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集砂体有利区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集砂体有利区的判定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储集砂体分别依照沉积微相类型、砂体厚度、砂岩密度、砂体孔隙度以及砂体渗透率进行权值分配;分别获取目标储集砂体在每项参数中对应的权值;分别确定每项参数的权...
- 张晓玲程子芸丁伟洪国良白振华孔祥文曲良超汪萍苏朋辉
- 准南霍玛吐构造带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准南霍玛吐构造带主力产层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油气藏油气相态多样,油气水关系复杂,差异性明显。油气勘探与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发育的复杂性是霍玛吐构造带除复杂构造变形特征与构造样式之外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研究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储层形成与演化特征,结合其油水分布规律,从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内部属性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储层发育与油气差异性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紫泥泉子组的储层空间结构类型为迷宫状,侧向相变剧烈,单砂体厚度较小,连续性中等偏差;侧向上,储层砂体的横向尖灭和物性变差常常成为油气水边界,垂向上,大套泥岩隔层可以分割上下油气水关系,形成上下不同的油水系统,造成垂向上油气水分布的复杂性。此外,综合分析对比霍玛吐构造带3个背斜的储层孔渗特征与油气充注强度差异性,认为储层物性特征与油气充注强度耦合关系是影响油气藏的油气相态与油气丰度的重要因素。
- 白振华姜振学宋岩赵孟军方世虎张健
- 关键词:储层发育古近系
-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对储层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凹凸接触。机械压实、压溶作用、钙质沉淀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而泥质胶结物的溶蚀与成岩裂缝形成的次生孔缝,尤其顺千枚岩排列方向的溶缝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长4+5~长6油层组大部分层段处于中成岩B期,较强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结合油气充注时间,认为造成该区油层组含油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充注的时间早于碳酸岩胶结物大量溶蚀的时间,从而部分溶蚀孔不含油。
- 刘玉梅于兴河李胜利陈建阳白振华杜维伟
- 关键词:储层成岩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火山岩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陆续在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红车地区和陆东地区发现了一批与火山岩有关的油气藏,展示了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巨大潜力。火山岩不仅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储层,也与烃源岩的发育和有机质热演化关系密切。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火山岩发育特征及其对烃源岩发育、有机质热演化、储层发育以及油气成藏的影响,以期提高油气区内火山岩发育对油气成藏影响的认识,推动火山岩相关油气藏的勘探进程。
- 白振华
- 关键词:火山岩地震相烃源岩